黏土使用性质简述
黏土使用性质简述,耐火材料主要使用页岩陶粒,其化学成分为SiO2=58%~62%,A12O3=19%~22%,Fe2O3=7%~8%。陶粒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作用和控制范围如下。
陶粒是一种在回转窑中经发泡生产的轻骨料。它具有球状的外形,表面光滑而坚硬,内部呈蜂窝状,有密度小、热导率低、强度高的特点。在耐火材料行业中,陶粒主要用于作隔热耐火材料
陶瓷球土厂
黏土使用性质简述
黏土使用性质简述,耐火材料主要使用页岩陶粒,其化学成分为SiO2=58%~62%,A12O3=19%~22%,Fe2O3=7%~8%。陶粒中各种化学成分的作用和控制范围如下。
陶粒是一种在回转窑中经发泡生产的轻骨料。它具有球状的外形,表面光滑而坚硬,内部呈蜂窝状,有密度小、热导率低、强度高的特点。在耐火材料行业中,陶粒主要用于作隔热耐火材料的骨料。
陶粒分为黏土陶粒、页岩陶粒、粉煤灰陶粒和煤研石陶粒。物理性能:堆积密度400~510kg/m,筒压强度2.5MPa,耐火度1290℃,粒度10~5mm、5~3mm、3~1mm、1~0.3mm。
陶粒的生产包括原材料处理、配料、成型、预烧、焙烧、冷却和筛分等过程。其中,为重要的是培烧过程。培烧过程中,料球软化并具有一定的黏度,料球中的发泡物质产生气体,促使料球膨胀,随后冷却形成多孔轻集料。
耐火黏土是如何分类的?分布在我国那些地方?
黏土不是单一矿物,而是由直径小于0。001mm(或小于1~2μm)的多种含水铝硅酸盐矿物的混合体。其特性是在湿态和细粉状态下具有可塑性(粉碎加水后混合得到),干燥后变硬和在足够高温度下加热玻璃化。黏土按其生长情况可分为:
原生黏土。指长石经风化后生成高岭石及其他含水硅酸盐矿物、石英等。未完全奉化的碎粒残留原地,而可溶性盐类则被溶解。
次生黏土。是有原生黏土在自然动力条件下转移到其他地方再次沉积的黏土。原生黏土的化学成分,杂质及伴生物受母岩成分制约。根据黏土的可塑性有可将其分为:
软质黏土(或称强可塑性黏土)。此类黏土多属于次生黏土。因其颗粒细,分散度大,故可塑性大。
硬质黏土(或称软可塑性黏土)。此类黏土可塑性较差,多数原生黏土。按岩石类型分为高岭土、高龄石黏土(也叫软质黏土)、高岭石黏土岩。
耐火黏土在矿物学上,属于一个大家族——“黏土矿物”
黏土名字叫土,但并非普通土壤那样的混合物,而是一类晶体颗粒直径小于2微米、呈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由于体积小,黏土颗粒遇到水分子很容易搅在一起,变成柔软黏糊的一团。但在地层中,由于地下水溶液中的矿物质有“胶结”作用,黏土颗粒有时会紧密结合在一起,如同硬邦邦的石头。在生产实际中,常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结合剂,如亚硫酸纸浆,加入量在1~2%之间。加入高岭石制成的瓷胚,经过制瓷时的加热煅烧,更是把颗粒间的吸附水乃至晶体中的结晶水都排了出去,成为坚固光洁的瓷器。
高岭石颗粒在富含硅、铝的岩浆岩或变质岩中比较常见。当这些岩石暴露于地表或接近地表时,会在酸性环境和水的作用下渐渐风化,碎屑中易溶于水的成分被冲走,剩下的高岭石颗粒则富集成矿。
关于粘上对釉浆的层服值的影响
由于粘上悬浮体系与其它溶液是不同的,它的液体属于非牛顿型的液体,因而它在F始粘滞流动之前,必须克嚴某一个临界值。这--点我们通过一个现象可以见到,由软粘上制成的一个正方形体的试样,能保持其原米的形状而不流散,而玻璃却不然,在同样情况下软化而变形。根据我国原料的特点及工艺流程,通常采用半软质粘土和软质粘土混合、以半软质粘土为主的复合型配料。根据牛顿流变学性质。如果我们把正常液体枯滞流动速度与位移压力对应关系绘成一个图,侧可得到一条直线,而由粘土组成的釉浆却不然,只有达到位移应力的某-一临界值以后,才开始粘滞流动称此值为层服值或层服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