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动,社会参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区将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鼓励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共同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二)行业主管,单位主责
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推进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督促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组织
自动ZOLL厂家
一)推动,社会参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市、区将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和急救知识的宣传普及,鼓励通过多种方式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共同提升社会急救能力。
(二)行业主管,单位主责
各行业主管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积极推进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督促本行业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社会急救培训,推进本行业的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提升。重点公共场所经营管理单位落实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维护、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工作的主体责任。
(三)部门联动,协同保障
宣传、卫生健康、发展改革、财政、精神文明办等各部门将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纳入本部门工作,在政策宣传、文明建设、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经费保障、法律支持、志愿服务等方面完善保障措施。
(四)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坚持首善标准,对标国际国内水平,科学谋划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的配置范围、管理模式和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按照前期先解决有,后期再提升的思路,分步实施,稳妥推进,逐步提升本市社会急救能力。
(一)公园景区118台(市园林绿化局、市文化和旅游局、各区人民)
具有管理机构的公园53家、旅游景区27个。按照每个公园景区至少1台,重点公园等按照高峰期客流量增加配置的原则,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33台(均在旅游景区),计划增加配置85台(公园53台、旅游景区32台),共118台。
2022年底前完成配置83台,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二)学校2197台(市教委)
大中小学校共1798所。按照每所学校或校区至少1台,学校面积大、在校师生人数多等适当提高配置数量的原则,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400台,计划增加配置1797台,共2197台。
2021年底前完成全覆盖。
(六)提供可持续财政保障支持
全市重点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初次取证所需人员培训费、师资培训、教具费用等由市财政统一负担。辖区公众社会急救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相关经费由区财政负担。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根据年度培训计划,采取半年督促、年度考评等方式,对培训效果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评监督。
主责部门:市财政局、各区财政局
配合部门: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健康委、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人民
2020年9月,卫健委联合各相关部门印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各地逐步建立统一的公众急救培训体系;2021年5月,卫健委会同等部门再次印发指导意见,要求力争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在运输客运场站普及配备AED等医疗急救设备。当前,卫健委正组织制定公共场所AED配置指南,明确AED规划配置、安装要求,为各地科学规范配备提供技术依据。
“我国目前有个别地方以立法形式规范公共场所AED的配置和使用。但层面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其配置、使用、经费保障、维护管理等内容,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卫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公共场所布设自动体外除颤器覆盖率仍旧不均衡,普及率较高的均为城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