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
2021年启动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按照前期先解决有,后期再提升的思路,分步实施。其中2021年底前实现本市地铁站、火车站、学校AED全覆盖,2022年起逐步推进其他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配置任务的70%,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主责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人民
配合部门
AED除颤仪电池进口
)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
2021年启动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按照前期先解决有,后期再提升的思路,分步实施。其中2021年底前实现本市地铁站、火车站、学校AED全覆盖,2022年起逐步推进其他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配置任务的70%,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主责部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区人民
配合部门:市卫生健康委、市红十字会
完成时限:2023年12月
(五)影剧院68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市电影局)
按照影剧院至少配置1台的原则,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1台,计划增加配置67台(影院50台、剧院17台),共68台。
2022年底前完成配置47台,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六)机场、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等587台(市交通委、重点站区管委会、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
首都机场和大兴机场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116台。
全市客运火车站35个,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11台,重点站区管委会、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按照每个客运火车站至少1台的原则,计划增加配置39台,共50台。
全市城市轨道交通站408座、交通枢纽7个、长途客运站6个,现有AED等急救设施设备116台。市交通委负责按照每个城市轨道交通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至少1台的原则,计划增加配置305台,共421台。
以上重点公共交通场所计划共配置587台。
2021年底前完成配置411台,其中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实现全覆盖,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北京:2023年底前重点公共场所都要有急救设备AED
为进一步《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健康行动(2019-2030年)》《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和《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15部门联合制定了《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提升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方案明确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推动,社会参与;行业主管,单位主责;部门联动,协同保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提出了推进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加强社会急救信息化管理、组建社会急救指导团队等八项重点工作任务。
深圳是国内AED配置率为突出的城市,截至2021年8月底,深圳市采购的3500台AED已安装完毕,其中深圳地铁已实现所有车站的站厅层、站台层的AED覆盖。深圳已根据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制定投放计划,预期将在未来的5至10年内达成目标。
上海在2015年启动AED布局试点,迄今全市已有超过1600余台AED,是2016年数据的4倍有余。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