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成像历史发展
全息投影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它的一些科学家在此之前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工作,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的问题。全息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而这项技术由该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请了(号GB685286)。这项
全息成像报价
全息成像历史发展
全息投影1947年,英国匈牙利裔物理学家丹尼斯·盖伯发明了全息投影术,他因此项工作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其它的一些科学家在此之前也曾做过一些研究工作,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的问题。全息投影的发明是盖伯在英国BTH公司研究增强电子显微镜性能手段时的偶然发现,而这项技术由该公司在1947年12月申请了(号GB685286)。这项技术从发明开始就一直应用于电子显微技术中,在这个领域中被称为电子全息投影技术,但是全息投影技术一直到1960年激光的发明才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全息成像技术误区相关
全息的概念在国内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科幻电影里看见漂浮在空气中的显示器,常被大家称为「全息显示」;既然「全息」的群众基础这么好,很多商家在宣传透明显示和3D显示相关技术的时候都会加一个「全息」的艺名,例如上卖的投影「全息」膜;例如科技展厅内常见的金字塔「全息」展示柜,甚至如微软的HoloLens也只是双目立体虚像显示,而非「全息」显示器(虽然有光波导和光栅部件),因此导致国内对「全息」的认知有着普遍的误解。而事实上当我们需要判断看见的「全息」投影是否是真正的全息时,只需知道有无全息图即可。
三维全息成像简介
三维全息成像是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四棱锥体,应用领域在科技馆、展览馆、主题公园、文化中心、标志性建筑物内部等。优点是尺寸灵活——三维全息系统硬件设备分为成像区与工作区两部分,成像尺寸由1.2M至12M,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尺寸选择。安装便捷——三维全息系统能根据现有的建筑或安装位置空间来修改硬件的体系和结构,有利于在各种建筑和城市空间里安装。内容多样——三维全息系统可根据需求随时更换数字内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