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很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很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
生态海绵城市建设工程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很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很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常见的有绣球花、罗汉松、瓜子黄杨、大叶黄杨、雀舌黄杨、锦熟黄杨、珊瑚树、棕榈、蚊母、丝兰、栀子花、巴茅、龙爪槐、紫荆、紫薇、海棠、腊梅、寿星桃等,因时因地区确定使用材料。
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时间表”已经明确且“只能往前,不可能往后”。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使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到2030年,80%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2)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
云南海绵城市工程,海绵城市建设,昆明欧特装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我公司有技术团队和完善的服务,欢迎新老客户来电咨询!
海绵城市建设又是“高、大、上”的,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个个单体工程,必须系统规划设计,层层分解目标,否则将会碎片化。目前,海绵城市建设无论是技术支撑体系,还是政策支撑体系都是极不完善的。在技术方面,我们还没有系统研究城市降雨规律、产汇流规律、土壤渗透特征,缺乏完善的规划控制指标体系与评估方法,缺乏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以及运行养护相关规范标准,甚至在植物品种选择上我们都很迷茫;在政策方面,我们没有法律法规支撑,没有制度办法保障;许多新建的城市把古代遗留的建筑和工程智慧与现代技术很好地进行了结合,创造出各种各样适应本地区情况的海绵城市技术。在人才方面,我们缺少横跨多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甚至能够熟练应用模型工具的工程设计人员都很匮乏;在产业方面,我们缺少成熟的商业模式、强有力的技术服务团队,乃至产品和材料。
海绵城市规范要点
雨水湿地
(1)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2)雨水湿地应设置前置塘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
(3)沼泽区包括浅沼泽区和深沼泽区,是雨水湿地主要的净化区,其中浅沼泽区水深范围一般为0-0.3 m,深沼泽区水深范围为一般为0.3-0.5 m,根据水
深不同种植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
(4)雨水湿地的调节容积应在24h内排空。
(5)出水池主要起防止沉淀物的再悬浮和降低温度的作用,水深一般为0.8-1.2 m,出水池容积约为总容积(不含调节容积)的1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