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线结构型式:密集母线;电压等级:380V 690V 1000V ; 2、母线系统:交流TN-S系统,交流TN-C系统,三相五线制; 3、防护等级:IP55;额定频率:50HZ;额定绝緣电压:660AC;绝緣电阻:>20欧姆; 4、母线槽至少釆用相线容量的N线,PE线要求不少于50%相线容量,允许釆用铝导体 外壳作为接地,但须是可靠的,截面>50%相线的外
密集式铝合金母线单价
1、母线结构型式:密集母线;电压等级:380V 690V 1000V ; 2、母线系统:交流TN-S系统,交流TN-C系统,三相五线制; 3、防护等级:IP55;额定频率:50HZ;额定绝緣电压:660AC;绝緣电阻:>20欧姆; 4、母线槽至少釆用相线容量的N线,PE线要求不少于50%相线容量,允许釆用铝导体 外壳作为接地,但须是可靠的,截面>50%相线的外壳方式; 5、母线槽须保证110%额定电流下长期稳定运行; 6、电流密度须不大于2A/MM2 7、地线系统釆用的整体接地地线(地线将相线和中性线全部包裏在内,从而把直接带电部分全部隔离,同时阻断母线周围的磁路,以保证母线槽具有可靠的接地性能,较小的电抗值,较强的抗谐波能力)。

由于母线之间接头用铜片软接过渡,在南方天气潮湿,接头之间容易产生氧化,形成接头与母线接触不良,使触头容易发热,故在南方使用。并且接头之间体积过大,水平母线段尺寸不一致,外形不够美观。 其防潮、散热效果较差。在防潮方面,母线在施工时,容易受潮及渗水,造成相间绝缘电阻下降。母线的散热主要靠外壳,由于线与线之间紧凑排列安装,L2、L3相热能散发缓慢,形成母线槽温升偏高。密集母线槽受外壳板材限制,只能生产不大于3m的水平段。由于母线相间气隙小,母线通过大电流时,产生强大的电动力,使磁振荡频率形成叠加状态,造成过大的噪声。插接式母线槽属树干式系统,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传输电流大、便于分接馈电、维护方便、能耗小、动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普通母线槽,就是通过合理、可靠的结构,将几根导体包裹在金属外壳内,组成一个整体的具有电气连续性的输配电系统。普通母线槽一般分为密集绝缘型和空气绝缘型两种。空气绝缘型结构简单、输送电流大;密集绝缘型结构紧凑、散热能力好。它们都有过载能力强、分接方便、占用空间小等特点。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和多芯电缆。单芯电缆主要采用各种绝缘材料,将多股铜线包覆在绝缘层内,作为某一相电流导体。多芯电缆则是将多根绝缘线芯绞合在一起,在包上外护套而形成的一整根完整的电缆。电力电缆的绝缘线芯数,通常为1、2、3、4、5等芯,以及4+1和3+2芯。电缆的主要优点是选用灵活多变,环境适应能力强,但也有着其固有的局限性。

插接式开关箱可以与空气型母线槽配用。安装时无需再加其它配件。插接件是为重要的部件,它是由铜合金冲压制成,经过热处理加以增强弹性,并且表面镀锡处理,即使插接200次以上,仍能保持稳定的接触能力。箱体设置了接地点以保证获得可靠的接地,箱内设置了开关电路,采用塑壳断路器能对所分接线路的容量作过载和短路保护。湿度:相对湿度在温度为+40℃时不超过50%;温度较低时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每一段封闭母线单元绝缘电阻值应大于或等于100MΩ 2500V兆欧表)。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屋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
布线灵活
母线槽插口采用模块化设计,整个系统可预留大量的插口。确保负载能以路径与母线槽单元连接,对于车间设备的增添、移动及车间整修,均无需变动母线系统。
互换性 母线槽设计了七个电流等级,仅采用了三个级次的外壳,这样当系统按相邻电流等级变换容量时,无需更换外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