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石楠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乔木高6-15米,灌木高1.5—2米。叶片为革质,且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非常厚。这也是叶片看起来非常光亮的原因。冬季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用量约每亩1500千克,以开沟埋施为好。平时要及时锄草松土,以防土壤板结。锄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伤根的严则。 红叶石楠扦插后要经常检查苗床,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棚内温度控制在
红叶石楠树
红叶石楠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乔木高6-15米,灌木高1.5—2米。叶片为革质,且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非常厚。这也是叶片看起来非常光亮的原因。冬季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用量约每亩1500千克,以开沟埋施为好。平时要及时锄草松土,以防土壤板结。锄草要掌握“除早、除小、除了”和不伤根的严则。 红叶石楠扦插后要经常检查苗床,基质含水量保持在60%左右,棚内空气湿度保持在95%以上,棚内温度控制在38℃以下,如温度过高,则应喷雾降温。从扦插到生根发芽之前都要遮阴。
红叶石楠也可培育成独干不明显、丛生形的小乔木,群植成大型绿篱或幕墙,在居住区、厂区绿地、街道或公路绿化隔离带应用。红叶石楠还可培育成独干、球形树冠的乔木,在绿地中孤植,或作行道树,或盆栽后在门廊及室内布置。 红叶石楠矮球形造型:红叶石楠苗期在苗高40厘米左右时,即进行打顶,促进分生多个侧枝(至少3-4个),次打顶后仍达不到3-4个侧枝的,酌情进行第二次打顶。今后,因树冠上部枝条发展兴旺,故要重剪,旁边面枝要轻剪,实时疏除徒长枝,使整个树冠向中心挨近,逐渐“抱成一团”,再经轻剪后,即成球型。红叶石楠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红叶石楠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生长良好。但是在直射光照下,色彩更为鲜艳。同时,它也有极强的抗阴能力和抗干旱能力。但是不抗水湿。红叶石楠抗盐碱性较好,耐修剪,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宜生长于各种土壤中,很容易移植成株。红叶石楠修剪:普通要求3-4个侧枝,次打顶后,仍达不到3-4个侧枝的,在主梢发展30-40厘米后,进行第二次打顶,使其再分生侧枝,经由持续培育,便可到达工程用孤植乔木树型规范。红叶石楠是蔷薇科,石楠属杂交种,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乔木高可达5米、灌木高可达2米。叶片革质,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叶端渐尖,叶基楔形,叶缘有带腺的锯齿,花多而密,复伞房花序,花白色,梨果黄红色,5-7月开花,9-10月结果。

当穗条全部发根且50%以上发叶后,逐步除去大棚的遮阴网和薄膜,开始炼苗。可结合喷施叶面肥或施低浓度水溶性化肥,以促进扦插苗健壮生长。选择石楠大苗做砧木,在留有足够的骨干高度的状况下,把树冠修剪后,依据树冠枝条散布部位,依照树冠圆整性的要求,用芽接法在砧木上嫁接5-6个芽体,嫁接后留意实时抹芽,促接芽萌生,今后采用矮球型造形办法进行修剪,即可培养成高干红叶石楠球。红叶石楠修剪:普通要求3-4个侧枝,次打顶后,仍达不到3-4个侧枝的,在主梢发展30-40厘米后,进行第二次打顶,使其再分生侧枝,经由持续培育,便可到达工程用孤植乔木树型规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