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清扫链托轮
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7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
3.9 限位轮及冷却风门
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
干式出渣机
3.8 清扫链托轮
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7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
3.9 限位轮及冷却风门
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限位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9.2 箱体侧板的侧风门进风口挡板应移动顺畅。
3.9.3 斜段顶盖与头部顶板冷却风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10 液压管路
3.10.1液压管路安装时按照液压系统图的油路走向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使管线,转弯数少。
3.10.2所有液压管路内壁应清洁、光滑,无腐蚀、氧化皮、裂痕等缺陷。
3.10.3管件的弯曲半径为R70~R100,管件弯制后的椭圆率不超过10 %,弯曲处不得有波纹、凹陷等缺陷。
3.10.4管路每间隔1.5 m左右应设有管夹。
3.10.5管路在制作后,应用清洗液对管路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壁吹干净;安装时不准有任何异物进入管路内。
3.10.6所有管路及接头连接处,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GPZS12型钢带输渣机技术参数钢带输送机输送能力(额定/): 12/24 t/h
钢带有效宽度: 1200 mm
输送钢带走行速度范围(正常/): 35/70 mm/s
钢带驱动电机功率: 15 kW
清扫链运行速度: 0.17~1.7 m/min
清扫链驱动电机功率: 2.2 kW
输送钢带张紧压力: 4.0~6.5 MPa
刮板清扫链张紧压力: 2.0~4.0 MPa3 安装与检验见《钢带输渣机现场安装、检验及调试技术要求》。4 润滑4.1 说明在启动钢带运行之前,有必要根据制造厂家的规范说明向减速齿轮箱中充注矿物油。
l 钢带和清扫链驱动减速机在钢带机出厂前已加注。
l 头部和尾部滚筒轴在交付时已经加注了润滑脂。
l 检查润滑脂数量,如有必要,加注。
l 对照润滑油表请逐项检查如:润滑油脂的数量、加注次数以及重新加注时间等。
表2.3-1 钢带试车前准备工作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1检查所有非本设备物品,如螺栓、工具、焊丝等不可遗留在现场 2检查所有轴承座紧固螺栓、润滑脂和密封情况满足运行要求 3检查减速机润滑油的牌号和油位 4检查所有托轮、托辊与输送带接触是否良好,是否转动灵活 5检查张紧机构导向板和尾部台车是否处于自由状态、移动灵活 6检验钢带的直线度、平面度以及与侧向导轮的间隙 7检查安全开关和零速开关是否完好。 8检查过渡段输送带压轮受力状态是否良好 9检查减速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10启动泵站,在4.0~6.5MPa范围调整张紧压力,使油缸张紧压力值为5.5MPa。 11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标记钢带两侧边位置刻线,用于检查跑偏情况 经检查合格,具备试运条件。因此,它既有计算机的功能完备、灵活性和通用性能强的特点,也具备了控制简单、易懂、操作方便等优点。操 作 员: 检 验 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空负荷运转2小时试验(20Hz) 见表2.3-2
a) 操作液压系统使张紧钢带,启动输渣机,此时需记录和采集以下数据:
确定钢带初始位置,记录初始值;
测量钢带张紧后钢带机尾部台车位移量;
记录启动时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
b) 待系统稳定后,以15min为间隔观察并记录(表2.3-2)以下数据的变化情况:
钢带张紧后台车位移量;
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
温升:每隔15min采集一次减速机、轴承座及室温;
带速:在尾部张紧段一次记录20个承载板的走行时间,测量五次,取算术平均值。
表2.3-2 钢带空负荷运转2小时试验记录表 (频率 Hz、张紧压力 MPa) 时间min
项 目0153045607590105120张紧压力(MPa) 钢带位移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