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处理温度为35~55℃。低温磷化成膜的动力主要依靠促进剂,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光滑平整,综合成本较低,是目前涂装底层处理的主要技术。不同工件材质因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不同,采取的表面加工工艺也不同。例如,淬硬钢零件的精加工要用磨削的方法;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应采用精细车或精细镗等加工方法而不应采用磨削。提高基体与涂层间或其他有机精饰层间的附着力。一方面,磷化膜与金属工件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结
磷化处理厂家
磷化处理温度为35~55℃。低温磷化成膜的动力主要依靠促进剂,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光滑平整,综合成本较低,是目前涂装底层处理的主要技术。不同工件材质因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不同,采取的表面加工工艺也不同。例如,淬硬钢零件的精加工要用磨削的方法;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应采用精细车或精细镗等加工方法而不应采用磨削。提高基体与涂层间或其他有机精饰层间的附着力。一方面,磷化膜与金属工件是一个结合紧密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磷化膜具有多孔性,使涂料可以渗透到这些孔隙之中,涂料与磷化膜紧密结合,附着力提高。

特别是涂漆前打底用磷化还要求作表面调整,使金属表面具备一定的“活性”,才能获得均匀、细致、密实的磷化膜,达到提高漆膜附着力和耐腐蚀性的要求。因此,磷化前处理是获得高质量磷化膜的基础。磷化处理温度为35~55℃。低温磷化成膜的动力主要依靠促进剂,形成的磷化膜薄而致密,光滑平整,综合成本较低,是目前涂装底层处理的主要技术。如果硫酸中含有时,应加入 0.1~0.2 g/L硫酸钠将去除。磷酸酸洗一般使用浓度为10%~40%,处理温度可从常温到80 ℃,不会产生Cl-、SO42-腐蚀性残留物,但成本较高,酸洗速度较慢。也可采用盐酸-硫酸混合酸、磷酸-柠檬酸混合酸。

提高耐蚀性。磷化膜虽薄,但由于它是一层非金属的不导电隔离层,能使金属工件表面的导体转变为不良导体,抑制金属工件表面微电池的形成,进而有效阻止涂膜的腐蚀。磷化处理温度为50~75℃。优点磷化速度较快,磷化膜的结晶较细、耐蚀性性好。但磷化膜仍较厚,涂装后光泽不好,一般适用于耐蚀性防护层及喷、刷漆的底层。磷化——简单的说,就是将工件置于含有锰、铁、锌的磷酸盐溶液中化学反应处理,使工件表面生成一层难溶于水的磷酸盐薄膜的过程,所以这过程又称之为磷酸盐处理。磷化根据反应温度分为高温磷化、中温磷化、低温磷化三种类型。

磷化即金属铁、锌、铝及其合金在酸性磷酸盐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形成非金属或非导体转化膜的一个过程,磷化层应用Z广泛的是作为涂装底层以及和各种涂料的配合使用,以延长涂层的使用寿命。又如为保证质量可靠和稳定,保证较高的成品率,在大批大量生产中采用珩磨和超精加工工艺加工较精密零件。有规划,合理的工艺方案能提高金属表面加工精度,有利于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不同工件材质因其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不同,采取的表面加工工艺也不同。例如,淬硬钢零件的精加工要用磨削的方法;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应采用精细车或精细镗等加工方法而不应采用磨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