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平台
(1)连接设备
通过连接工业企业现场的各类设备,实时采集各类设备数据,完成数据清洗、标准化转换和存储,并提供数据服务方便ERP、MES等业务系统调用,实现设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互联,之后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将洞察转换成好的决策,并得以准确执行,以闭环反馈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和业务流程的智能优化。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五个连接:连接
云平台生态体系
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平台
(1)连接设备
通过连接工业企业现场的各类设备,实时采集各类设备数据,完成数据清洗、标准化转换和存储,并提供数据服务方便ERP、MES等业务系统调用,实现设备与企业经营管理的互联,之后通过实时的数据分析,将洞察转换成好的决策,并得以准确执行,以闭环反馈实现整个生产过程和业务流程的智能优化。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五个连接:连接设备、连接产品、连接用户、连接供应商、连接开发者。
(2)连接产品
产品和制造的服务化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对产品的关注重点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移。借助工业互联网强大的连接能力,企业能够在销售过程完成后持续对产品进行连接,收集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中产生的各类数据,通过数据分析产生洞察。
(3)连接用户
数字时代,以企业为中心的产销格局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格局转变,通过连接用户,实现了用户在交互、定制、设计、采购、生产、物流、服务等环节的全流程参与,在整个过程中,用户既是消费者,也是设计者、生产者,把“产销合一”做到了实处,C2M、个性定制、全渠道多接触点、用户参与等新制造模式不断涌现。
(4)连接供应商
工业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的约束,将串行工作模式转变为并行工作的协同制造模式,实现供应链内及跨供应链间的企业产品设计、制造、管理和商务等的协同合作,它们相互交换商品和信息,共同执行业务流程,达到资源充分利用的目的。
(5)连接开发者
工业互联网需要将工业领域大量的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工艺、业务流程以经验进行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能够调用、复用、传播,因此,工业互联网的长远发展必须做到能够连接海量开发者,利用开源、微服务等技术,各行业的工程师和个人开发者可以针对工业知识进行建模,开发工业App供平台使用者使用,形成开源开放的生态。
工业物联网发展的趋势
Frost&Sullivan在比较IIoT平台供应商和供应商集群后,在2018年1月的公布了IIoT发展的主要趋势:
倾向于自助服务模型,将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模块转移到IIoT策略的中心;
开放云开发人员平台,专注于IIoT行家和内部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协作,并可能加速客户的概念验证建模;
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工业互联网
数字化程度不高、体量不够大的中小企业也可以做工业互联网。
“中小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维持生存和发展,为消费者和股东创造价值。要做工业互联网,就需要做到小而美。所谓量体裁衣,关键是找到适合有用的。”贺仁龙表示。
以制造业为例,可以对工业大数据加以利用。通过监测机器数据,实现对生产机器的远程运维管理,监测机器健康状况,从而减少非计划性宕机,提升生产效率。
还可以增加传感设备,帮助提升产品良率。传统的提升良率的方式是抽样检查,根据部分产品的检验结果推断整批的质量状况,难免产生生产者风险和用户风险。
但通过工业互联网的技术在线感知,机器一旦掉线或出现其他问题,可以及时感知人工进行干预,从源头减少次品产生,减少浪费原材料以及生产时间,从而降低成本。
“监控设备、采集数据、调整维修等,其实都是直接通过工业互联网的各种手段来提升生产环节中的效率问题。”贺仁龙说道,“如果企业可以咬住行业痛点,做大痛点,很可能会变成一个工业互联网平台级的企业。”
比如广州致景,在前端,自主研发了纺织电商平台“百布”来聚集下游中小服装制造商的订单,在后端通过AIoT又将上游多家企业的近30万台纺织机连接在了一起。
通过下游订单的聚集,致景在云端按照机器的闲置率,将订单合理分配至生产企业,对上游生产环节进行了产能的智能化管理。
一方面实现了制造能力的全网连接,另一方面实现了市场和制造的零距离打通,整个行业的开机率、供应链效率、交易效率,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升。
因此像致景这样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行业集中度小,没有寡头企业的情况下,具备服务比较好整个行业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