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 台。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相比,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等问题。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其他地区的成功率
飞利浦除颤仪零售
目前,我国的自动体外除颤器只有2万台左右,平均每10万人仅有几台。在上海,2017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4.5台;在深圳,2019年每10万人配备数量为17.5 台。大部分城市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发达相比,在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设置上起步较晚,存在数量不足、知晓率不高、会使用人员不多等问题。数据显示,每年大约有54万心脏骤停患者,其中在大城市中抢救成功率还不到3%,其他地区的成功率更低。
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实施方案
为《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更好地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进一步提升首都城市文明水平,使本市社会急救能力与“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的和谐宜居之都”战略目标相适应,根据《北京市重点公共场所社会急救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1年-2023年)》,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配置范围
下列重点公共场所应按规定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
(一)机场、火车站、城市轨道交通站、交通枢纽、长途客运站等;
(二)全市旅游景区、具有管理机构的公园、大型体育场馆、大型商超、影剧院、学校等;
鼓励大型社区、各类商务楼宇、大型农贸市场、宾馆饭店、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和对外服务场所、网红打卡地等其他人员密集场所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配置。
二、配置安排
2021年启动重点公共场所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至少按以下数量进行配置,2022年底前至少完成70%,2023年底前全部完成。
北京:2023年底前重点公共场所都要有急救设备AED
2021年,北京市将“实现地铁站、火车站、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全覆盖,做好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市民自救互救能力”作为重要民生实事项目之一积极推进。截至目前,北京市地铁全路网28条线路408座车站、6个火车站已全部完成自动体外除颤器配置任务;学校自动体外除颤器按计划实现全覆盖。同时,北京市卫健委积极推进社会急救培训,着重加强重点公共场所人员急救技能培训,全年已开展线下公众急救培训12.1万人次,地铁站已实现每个班组8人中至少有3人取证;线上急救培训专题课程覆盖396万人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