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塑件表面效果的检验
待温度降下后,零件打包时按规程检验,检验要求如下:
①常规产品或新改型的喷塑喷漆产品要符合订单色板要求,无明显色差。
②外观采用目测法。用正常的或经过矫正的视力,在室内40 W 日光灯下,眼睛与试板距离30 cm左右,在120。一140。间进行检验。
③ 喷涂的颜色应符合订单色板的要求,并与其基本一致,喷涂后的产品表面色泽均匀,目测没有明显
表面处理涂装
喷塑件表面效果的检验
待温度降下后,零件打包时按规程检验,检验要求如下:
①常规产品或新改型的喷塑喷漆产品要符合订单色板要求,无明显色差。
②外观采用目测法。用正常的或经过矫正的视力,在室内40 W 日光灯下,眼睛与试板距离30 cm左右,在120。一140。间进行检验。
③ 喷涂的颜色应符合订单色板的要求,并与其基本一致,喷涂后的产品表面色泽均匀,目测没有明显色差。
④喷涂层的厚度应在60—120 m,喷涂厚薄均匀,附着力强。
⑤ 产品表面不允许有脱落、、流挂、针孑L、桔皮、碰伤、成片擦伤、变形和生锈等现象产生,应平整,无边角翘起、折弯现象,均应保持清洁,无污渍、油渍等影响外观的任何污物,也不允许有遗留的白色痕迹。
⑥喷涂产品表面不能有超过0.2 mmx 10 mm的划伤,且划伤不能过深,不能漏出底板,产品表面不能有成片的划痕,允许分散或少量的划痕存在。
⑦产品表面不能有成片的塑粉小颗粒、丝印油墨点、凹坑、凸块和凸出的痕迹或流挂痕迹,也不允许分散和少量颗粒存在。
粉末静电喷涂作业的问题
(1)粉末颜料分布不均匀引起的色差。解决的方法是提高粉末质量,要让粉末的L、a、b相差不大而且正负统一。
(2)固化温度不同引起的色差。解决方法是控制好设定温度和输送链速度,以保持工件固化温度和时间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3)涂层厚薄不均匀引起的色差。解决方法是调整好喷粉工艺参数和保证喷粉设备运行良好以确保涂层厚度均匀一致。
喷塑(粉末涂装)工艺的特点
可实现一次性涂装
粉末涂料一次涂装就能得到50~300μm厚的涂膜,并且不易产生油漆厚涂时的滴垂或积滞,不发生溶剂,不造成厚膜涂装的缺陷,而且边角覆盖率也很高。而油漆一般一次涂装的膜厚在5~20μm,如果要得到厚涂膜或中要求的涂膜,必须经过多次涂装方可实现。
调色换色困难,周期较长
由于粉末涂料调色不可能像油漆那样可以用原色料现场调配,粉末涂料的颜色在出厂时已经确定,如果要改变粉末涂料的颜色,就需要改变粉末涂料的配方,所以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调色工作。粉末涂料的换色也比较麻烦,由于粉末静电涂装,如果作业过程中间换色,就必须将喷、供粉器、喷粉室、输粉管、回收系统等全部清理干净,否则将严重影响涂膜表面质量。特别是深色与浅色的变换更为复杂,故不易在短时间内变换多种色调。
不易实现涂层薄膜化
由静电喷塑的工艺原理所致,粉末涂料的膜厚一般均在50μm以上,即使粉末涂料精良,施工条件良好,的膜厚也在40μm左右,要实现40μm以下的涂膜目前是十分困难的。 涂膜的外观平整度略差
由于粉末涂料是借助于加热熔融而流平在被涂物上的,所以其熔融粘度高,易呈轻微桔皮状,涂膜平整度不如油漆,故目前对轿车的外装饰,均采用电泳涂装工艺。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喷塑工艺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粉末涂料固化温度一般均在160℃以上,这就限制了在一些不耐热的产品上的应用(如塑料);其次由于喷塑工艺绝大多数都是采用静电喷塑,因此被涂物必须能导电,这就要求被涂物须是金属件,如果是非金属件则表面必须经过导电处理,并且能耐160℃以上的温度;一点,在实际工作中,基于经济性考虑,喷粉室、烘干室以及前处理槽不可能做的很大,因此大型工件均不能采用喷塑工艺,如列车车厢、桥梁、吊车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