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以其强度高、质量轻,并有良好的延伸性、抗震性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止1990年底,世界上高200m以上的100栋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了7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强,钢结构应用技术在得到了蓬勃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增长。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建成的1
水性消防涂料
钢结构
钢结构作为高层建筑结构的一种形式,以其强度高、质量轻,并有良好的延伸性、抗震性和施工周期短等特点,在建筑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超高层及大跨度建筑等方面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截止1990年底,世界上高200m以上的100栋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了79%。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加强,钢结构应用技术在得到了蓬勃发展,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速增长。据1995年的统计资料,建成的100幢超高层建筑中钢结构占37%,多数是近几年兴建的。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业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火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扑灭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筑设计时,,以增强其耐火极限,并在建筑内部制订必要的应急方案,以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但由于钢结构自身不燃,钢结构的防火隔热保护问题曾一度被人们忽视。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及有关机构的试验和统计数字表明,钢结构建筑的耐火性能较砖石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差。钢材的机械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5000℃左右,其强度下降到40%~50%,钢材的力学性能,诸如屈服点、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荷载能力等都迅速下降,很快失去支撑能力,导致建筑物垮塌。因此,对钢结构进行保护势在必行。钢结构防火涂料刷涂或喷涂在钢结构表面,起防火隔热作用,防止钢材在火灾中迅速升温而降低强度,避免钢结构失去支撑能力而导致建筑物垮塌。早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对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研究和应用就展开了积极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就,至今仍是方兴未艾。80年代初国外钢结构防火涂料就进入市场,在工程上应用。从80年代初,也开始研制钢结构防火涂料,至今已有许多优良品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薄涂型防火涂料
涂层厚度在3~7mm的钢结构防火涂料称为薄涂型钢结构防火涂料。该类涂料受火时能膨胀发泡,以膨胀发泡所形成的耐火隔热层延缓钢材的升温,保护钢构件。这类钢结构涂料一般是用合适的乳胶聚合物作基料,再配以阻燃剂、添加剂等组成。对这类防火涂料,要求选用的乳液聚合物必须对钢基材具有良好附着力、耐久性和耐水性。2、大中型工程中对所用产品抽检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等检测报告。对于用水性乳液作基料的防火涂料,阻燃添加剂、颜料及填料是分散到水中的,因而水实际上起分散载体的作用,为了使粒状的各种添加剂能更好地分散,还加入分散剂,如常用的六偏磷酸钠等。该类钢结构防火涂料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都分为3步:步先将各种阻燃添加剂分散在水中,然后研磨成规定细度的浆料;第二步再用基料(乳液)进行配漆;第三步在浆料中配以无机轻质材料、增强材料等搅拌均匀。该涂料一般分为底层(隔热层)和面层(装饰层),其装饰性比厚涂型好,施工采用喷涂,一般使用在耐火极限要求不超过2h的建筑钢结构上。







室内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使用说明
室内厚型钢结构防火涂料:绿色环保,以硅酸盐水泥、乳胶、无机隔热材料合成。采用无味、无害的无机机矿物隔热材料作为主要成份,原材料,在施工中、使用中和火灾发生时不释放有害气体,在火灾中不产生烟气、能耐烃类等高温火焰的强烈冲击等性能特点。该类涂料受火时能膨胀发泡,以膨胀发泡所形成的耐火隔热层延缓钢材的升温,保护钢构件。投产时间早,工艺成熟,技术,配方合理,在多个大型全钢结构工程、石化项目得到具体应用,性能非常稳定、可靠。涂料具有较好的粘结性能和抗裂、防空鼓、剥落性能,涂履性能。应用范围广,可广泛用于高层写字楼、公寓、石化工程等各种钢结构建筑物的防火保护。



隧道防火涂料组成
隧道防火涂料组成
隧道防火涂料主要由粘结剂、耐火填料、发泡材料和助剂组成。
折叠 粘接剂
约占涂料总体积的 35 %~ 40 %。苯丙、醋丙、 EVA 、 582 树脂、水玻璃、耐火水泥、磷酸盐等均为较好的粘结剂。由于粘结剂的用量较多,选择粘结剂时,需考虑材料的价格、燃烧性能及火灾时的烟气情况。
折叠 耐火填料
是隧道防火涂料的骨架成分之一,约占涂料总体积的 35 %~ 38
%,其主要作用是高温隔热和降低热导率。海泡石、轻质碳酸钙、玻璃空心漂珠、高岭土、矿渣棉、超细硅酸铝等均是良好的无机轻质隔热填料。
是隧道防火涂料的另一个主要成分,约占涂料总体积的 8% ~ 10%
折叠 阻燃剂
用于涂料的阻燃,约占涂料总体积的 12% ~ 15%
。它受热时吸热失水,协助膨胀隔热。一般选用结晶水较多的硼化物、锌化物及氢氧化铝、氢氧化镁。
折叠 其他助剂
主要改善涂料的和易性及理化性能,约占涂料总体积的 3% ~ 5% 。常用的助剂有可再分散胶乳、减水剂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