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为了应对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卫健委及相关单位在武汉建立了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以及13所方舱医院 [4] 。截至2020年2月15日,武汉开放了9个方舱医院 [5] 。从2月5日武汉的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到3月10日zui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这一段时间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2万余人,实现了“零gan染、零si亡、零回头”。
2020
隔离方舱施工团队
2020年2月,为了应对武汉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卫健委及相关单位在武汉建立了武汉火神山医院、武汉雷神山医院,以及13所方舱医院 [4] 。截至2020年2月15日,武汉开放了9个方舱医院 [5] 。从2月5日武汉的方舱医院开始收治患者,到3月10日zui后一家方舱医院休舱,这一段时间16家方舱医院共收治患者1.2万余人,实现了“零gan染、零si亡、零回头”。

2020年3月3日,湖北将有序推进yi疗秩序分区分级管理,分类分步实施,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逐步缩减新冠肺yan收治的ding点医院,有序关停方舱医院,分批分布逐步恢复正常yi疗秩序。 [7] 3月10日,武汉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8] 7月29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拆除,并逐步恢复原有业态。 [9] 8月1日,“港版方舱医院”在香港正式启用,首日接收约30名bing人14名医生坐镇;首阶段可提供约500张病床。 [10] 12月16日,"方舱医院"一词列入“2020年度媒体十da新词语”。

国外发展 方舱医院的发展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军为了适应越南zhan争的需要,shuai先将自给式可运输的野战医院投入战场使用,给野战卫生装备提供了新的应用手段,是野战医院方舱化道路的开端 [13] 。该系统采用方舱、可扩展帐篷、充气帐篷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可组成不同规模的野战医院 [1]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方舱医院的形式发生多种变化,英、德、法等研制出了采用越野汽车底盘载运的拖车或半挂拖车式组合系统。

2010年的玉树抗震救灾中,第二代方舱再次赶赴,执行救援任务。该方舱跨过5个省,翻越了海拔4824m的巴颜喀拉山,创造了连续机动52h,行驶2350km 的跨区远程和高原行军记录。方舱成为救护的主要依托,锻炼了第二代方舱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16] 。2020年2月4日,武汉着手将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改造为“方舱医院”,集中收治新型冠状病毒的轻症患者。长江日报多路记者采访获悉,全市将建设13家“方舱医院” [4] ,分别位于 [4] :蔡甸区、江夏区、黄陂一中体育馆、武汉全民健身中心、武汉体育馆、东西湖区、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华侨城小学体育馆、武钢体育中心、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武汉国际博览中心、武汉体育中心、武汉体育馆、武汉市石牌岭职业中学、大花山户外运动中心 [4] 。在疫情的关键时期,建设“方舱医院”被认为是关键之举,可以有效缓解武汉资源紧张,解决轻症患者的收治难题 [17] 。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