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若:B≤3m,且L>3B,则为挖沟槽;
若:B≤3m,且S=L×B ≤20㎡,则为挖基坑
若:B>3m,
建筑地槽
凡图示沟槽底宽在3m以内,且沟槽长大于槽宽三倍以上的为沟槽。
凡图示基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且坑底的长与宽之比小于或等于3的为基坑。
凡图示沟槽底宽3m以外,坑底面积20m2以外,平整场地挖土方厚度在30cm以外,均按挖土方计算。
若:B≤3m,且L>3B,则为挖沟槽;
若:B≤3m,且S=L×B ≤20㎡,则为挖基坑
若:B>3m,或S>20㎡,则为大开挖土方(长为L,宽为b)
沟槽开挖放坡系数怎么计算:
根据目前用的《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在章:土方工程:沟槽开挖放坡系数
土壤类别 放坡起点(m)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在坑上作业 在坑内作业
一、二类土1.20 1:0.5 1:0.33 1:0.75
三类土 1.50 1:0.33 1:0.25 1:0.67
四类土 2.00 1:0.25 1:0.10 1:0.33
破度系数:指坡面水平方向的投影长度与它在垂直方向的投影长度的比值,与坡度互为倒数。
坡度系数用K表示,即K=b/a
首先,土方边坡坡度=H/B(基坑高度/放坡宽度)
然后,(定额中)放坡系数=1/(B/H)
所以,m=B/H称为坡度系数

按W.H.施蒂勒的分类,地槽有位于克拉通或地台边缘的正地槽和位于克拉通或地台内部的准地槽二类,其中正地槽又有近克拉通侧 、 且很少火山活动的冒地槽和远离克拉通、火山活动强烈的优地槽之分。由于地壳各个地区地壳运动性质不同,因而反映在地壳中构造变形、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亦有很大差异。准地槽相对于正地槽,其活动性较弱。J.奥布英1965年指出,优地槽与冒地槽往往成对出现,构成地槽偶,地槽演化后期的造山活动都是从靠大洋一侧的优地槽开始 , 逐渐向冒地槽推进的 ,是为地槽的极性,地槽偶和地槽极性的研究对于恢复古大陆边缘格局和演化是非常重要的。

槽台学说:地壳运动主要受垂直运动控制,地壳此升彼降造成振荡运动,而水平运动则是派生的或次要的。驱动力主要是地球物质的重力分异作用。物质上升造成隆起,下降则造成凹陷。主要的构造单元有地槽和地台两类,地台是由地槽演化而来的。
地槽区是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地槽发展初期以不匀速的下沉为主,接受巨厚沉积。并有基性岩浆活动,沉积物以陆源碎屑为主;随着下沉的幅度增大,沉积物由粗变细,乃至出现碳酸盐类沉积。1、人工挖土方是指凡槽宽大于3m,或基坑底面积大于20平方米,或平整场地设计室内外标高以下深度超过30cm的土方工程。后期受强烈挤压抬升,沉积物由细变粗,产生强烈褶皱和断裂。地槽经过强烈隆升运动后。活动性减弱。长期剥蚀夷平后逐渐转化为地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