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曲尖轨加强监控,侧磨初期要及时进行打磨,在日常道岔养护维修中尽量消去道岔方向病害,减少尖轨附加应力,减缓曲尖轨侧磨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必要时可以对曲尖轨进行涂油润滑。
注重顶铁的状态控制,做到不顶死不离缝。顶铁顶死会造成二动难以密贴以及尖轨向内的侧弯,恶化了尖轨平顺度;顶铁离缝较大会造成尖轨自由长度加长, 尖轨由点位移转变为线位移,尖轨、基本轨受横向冲击力增加
盾构道岔技术交底
对曲尖轨加强监控,侧磨初期要及时进行打磨,在日常道岔养护维修中尽量消去道岔方向病害,减少尖轨附加应力,减缓曲尖轨侧磨发展,延长使用寿命,必要时可以对曲尖轨进行涂油润滑。
注重顶铁的状态控制,做到不顶死不离缝。顶铁顶死会造成二动难以密贴以及尖轨向内的侧弯,恶化了尖轨平顺度;顶铁离缝较大会造成尖轨自由长度加长, 尖轨由点位移转变为线位移,尖轨、基本轨受横向冲击力增加,转辙部位框架难以保持,二动部位不密贴加大,进而钢轨侧磨加大。
按照道岔结构,由前向后,分别是转辙,导曲,辙叉部及附带曲线常见病害的原因。
浮放道岔
转辙部轨距和尖轨密贴状态不良占转辙部病害的比例较大,病害原因分析判断和调整矫正方法过程也非常繁琐复杂,同时还须电务配合,如整治方法和作业程序不对,往往整治效果不佳,引起转辙部轨距不良的主要原因是基本轨及尖轨框架尺寸不良。转辙部由两组框架组成,
轨道方向应符合标准,目视直顺,不得有硬弯。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应目视直顺,用10m 弦量不超过10mm(公司在特殊条件下,局部巷道底鼓较严重区段用30m 弦量不超过50mm);曲线段,目视圆顺,用2m 弦量相邻正矢差半径50m 以下不超过3mm。
主要运输线路轨道直线段两股钢轨顶面的高低差误差不大于5mm;曲线段加高后误差不大于5mm。一般运输线路轨道水平允许偏差不大于10mm,消灭阴阳道。
铁路道岔作为铁轨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还会影响到乘客的乘车。铁路道岔毕竟是同铁轨一同被安装在野外的,因此铁路道岔的前期施工是很关键的,我们来看看铁路道岔施工中有哪些要求。
间距:道岔铺设钢轨接头处的岔枕间距须严格的控制,按照标准应于区间轨道同类型钢轨接头处轨枕间距一致,并使轨缝位于间距中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