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加工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是在“清洗”,因为只有将工件清洗干净,工件基体露出新鲜的金属晶面,能使电镀溶液完全润湿工件表面,才能获得合格的电镀层,否则就会在工件表面出现、斑点、不均匀的金属花斑甚至镀层剥落。电镀前的清洗是使工件通过脱脂或酸洗清除表面粘附的各种油污和氧化膜。
过程中采用的电镀工艺有:脱脂;化学除油(脱脂);电解除油;酸洗脱脂。
在润滑介质、冲压用
镀金加工
电镀加工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是在“清洗”,因为只有将工件清洗干净,工件基体露出新鲜的金属晶面,能使电镀溶液完全润湿工件表面,才能获得合格的电镀层,否则就会在工件表面出现、斑点、不均匀的金属花斑甚至镀层剥落。电镀前的清洗是使工件通过脱脂或酸洗清除表面粘附的各种油污和氧化膜。
过程中采用的电镀工艺有:脱脂;化学除油(脱脂);电解除油;酸洗脱脂。
在润滑介质、冲压用油和冷却液中的添加剂,极压剂、分散剂在极高负载下形成非常和均匀吸附在工件表面的油膜,当然也就形成了更加难以清洗的油污。
电镀层的要求
不同的产品对镀层的要求不同,但就其共性来说,对镀层的主要要求有:
1)镀层与基体,包括镀层与镀层之间,应有良好的结合力;
2)镀层在零件的主要表面上,应有比较均匀的厚度和细致的结构;
3)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厚度和尽可能少的孔隙;
4)镀层应具有规定的各项指标。例如:表面粗糙度、硬度、色彩以及盐雾试验耐蚀性等。


对每种产品做出相应的
电镀加工检查基准,包括对每道工序的过程检验及对电镀加工产品的终检验。电镀加工产品的终检验主要针对产品外观、镀层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对不同产品、不同检测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外观一般采用普检。即全数检查。对于镀层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一般采用抽检的方法,按照GB2828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测。公司的产品一般为Ni-Ni-Cr镀层,平均镀层厚度在6μm以上,耐蚀盐雾试验(NSS)48小时6级以上或24小时10级标准。
现在公司产品耐蚀能力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我们做过相应的试验,在镀层厚度在3μm时,我们镀层的耐蚀性仍能达到中性盐雾试验(NSS)48小时6级以上或24小时10级标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产品的检验只是对电镀加工质量好坏的一个评判,正是因为前面所进行的电镀加工过程标准化的管理,是电镀加工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才有了检测结果的标准化和检测结果的可控性,前面标准化工作做好了,电镀加工后即使不检验,产量也是完全符合标准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