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小于500平方,设置挡烟垂壁时可使用高度大于500mm的梁作为挡烟垂壁,也可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为防火分隔物,挡烟垂壁的安装可参考挡烟垂壁规范(GA533—2005)。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在设有排烟设施的走道和净高不超过六米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天津挡烟垂壁定做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每个防火分区小于500平方,设置挡烟垂壁时可使用高度大于500mm的梁作为挡烟垂壁,也可使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为防火分隔物,挡烟垂壁的安装可参考挡烟垂壁规范(GA533—2005)。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在设有排烟设施的走道和净高不超过六米的房间,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0m的梁划分防烟分区。
在没有设置防排烟设施的建筑中不需要采用挡烟垂壁,需要设置时必须严格安装消防规范执行,挡烟垂壁的作用是形成防烟分区,在头顶上组成若干储烟池,在火灾情况下收集烟气,防止烟气扩散。挡烟垂壁边沿与建筑物结构表面应保持小距离,此距离不应大于20mm。
挡烟垂壁——是设置在建筑内顶棚下面,用不燃材料制成
挡烟垂壁——是设置在建筑内顶棚下面,用不燃材料制成,用于阻挡烟气的水平流动,以形成一定蓄烟空间(亦称:储烟仓)的烟气拦挡阻隔设施。因火灾中产生的烟气在撞到顶棚后向四周扩散,烟气的弥漫不但会给安全疏散和消防救援造成困难,而且烟气的高温会引燃接触到的可燃物,造成火灾的扩大蔓延。为控制和引导烟气的流动,利用挡烟垂壁的阻隔、围挡功能,控制引导烟羽流动向,使顶棚空间形成储烟仓效果。以利于通过自然排烟设施(即外墙上的门窗、洞口)将烟气排出室外;或随储烟仓内烟层积厚促使火灾自动报警探头动作,将信息传给消防控制系统连锁机械排烟设备运行排烟。
只要挡烟垂壁设置科学合理,实现理想的储烟仓功能,才能防止火灾烟气任其自由扩散蔓延,才能有利于控制引导初期火灾烟气排出,有利于安全疏散,有利于火场救援。

挡烟垂壁的设置应科学合理
2)位于相邻防火分区界限处的常开式防火卷帘门,平时呈卷置状态时,可留滞一段卷帘末端(棚下高度不小于500mm)兼替固定式挡烟垂壁。
如考虑通视景观效果,不留滞卷帘末端兼替挡烟垂壁,也可在卷帘下加设固定式透明防火玻璃挡烟垂壁。而应采用活动式挡烟垂壁。
3)在防烟分区界限处的井字梁下,应设置高度不小于500mm的挡烟垂壁。因井字梁楼板的梁是等高的,不论梁有多高,都不能起到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作用。当靠近防烟分区界限的井字格内充满烟后,自然要向相邻防烟分区的井字格内蔓延。所以,井字梁下应设置挡烟垂壁。
4)除相邻防火分区临界处设有(平时常开的)防火卷帘(门)部位的挡烟垂壁应选择固定式外,其他部位的挡烟垂壁可选择活动式。
5)活动挡烟垂壁应具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启动和现场手动启动功能,当火灾确认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在15s内联动相应防烟分区的全部活动挡烟垂壁, 60s以内挡烟垂壁应开启到位。
6)挡烟垂壁制作安装应满足如下要求:
(1)选材应为不燃材料;
(2)与相邻建筑结构之间不得留有缝隙,以防漏烟;
(3)利用建筑梁板作为挡烟垂壁时,挡烟垂壁至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2m,以免遮挡视线,影响疏散。
(4)活动挡烟垂壁的手动操作按钮应固定安装在距建筑地面1.3m ~ 1.5m之间便于操作的明显地点。
总之,挡烟垂壁的设置应科学合理。应针对具体建筑环境、使用功能条件、火灾危险因素等方面经科学分析后,合理确定设置方案。以充分发挥其为建筑火灾初期的防排烟创造有利条件、利于安全疏散、预防火灾蔓延和有利消防救援方面,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