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
浮桥厂家
青岛栈桥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89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在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当时的胶澳视察,回京后果断向清廷提议应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同年6月14日,内阁明发上谕:'拟在胶州、烟台各海口添筑炮台,著照所请。'同时要求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居青岛口。随后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在青岛口建总兵衙门,是为青岛建置的由来
1931年9月,青岛市政当局出25.8万元,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扩建,桥身加长到440米。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1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同时将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在栈桥北端沿海建了栈桥公园,种植树木花卉。桥南端增建了箭头型的防浪堤,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风格的回澜阁。1933年4月,整个工程竣工。从此,栈桥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物和著1名风景游览点
经过数次重修和改建,现桥身长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回澜阁处三角形桥头长15.65米。浮桥的构造和老式浮桥类似,但是在特点和功能上有很大区别:1、浮筒主体之间无缝连接,稳定性好。栈桥南端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周围有24根圆形亭柱,阁占地151平方米,总建筑面340平方米,阁内为两层圆环形亭堂,有34级螺旋式阶梯,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即为青岛十景之一'飞阁回澜'
1988年夏,小青岛经重新规划建设成为前海一处旅游景点。如今的小青岛,遍植黑松、樱花、碧桃、石榴、木槿、紫薇等花木
栈桥西边这个沙滩是第六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1小的一个,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可同时容纳上千游客戏水。青岛栈桥是青岛海滨风景区的景点之一,是国1务院于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1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是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沙质细软,尤其适合沙滩嬉戏。第六海水浴场距离小青岛不远,每到晚上琴岛上的导航灯光影与浴场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梦如醉的夜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