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丸剂干燥质量评价指标
干燥后丸剂外形
合理的干燥工艺对保证丸剂干燥后外形的要求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干燥后的药丸应该圆整均匀不开裂。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药丸有不同的要求,如蜜丸干燥后应保持细腻滋润,软硬适中,浓缩丸干燥后应当保持圆润均匀,整齐无开裂。
① 蜜丸干燥应在常压80℃以下进行,至5成干时经常翻动丸药,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蜜丸的外形圆整、柔
热泵带式干燥机现货
中药丸剂干燥质量评价指标
干燥后丸剂外形
合理的干燥工艺对保证丸剂干燥后外形的要求至关重要。总体来说,干燥后的药丸应该圆整均匀不开裂。而对于不同类型的药丸有不同的要求,如蜜丸干燥后应保持细腻滋润,软硬适中,浓缩丸干燥后应当保持圆润均匀,整齐无开裂。
① 蜜丸干燥应在常压80℃以下进行,至5成干时经常翻动丸药,时间不宜过长,以保持蜜丸的外形圆整、柔软滋润,否则水分过低,丸剂表面粗糙。
② 水丸的干燥应当在常压80℃以下进行,均匀受热,以防止裂纹产生。
③ 糊丸应60℃以下干燥或置于通风处阴干,因糊丸内部的水分蒸发很慢,如果高温迅速干燥或暴晒,会使丸粒表面干而内部稀软,或整个丸粒裂缝或崩碎。
④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丸剂应低温焖烘,60℃以下干燥,干燥时采用逐渐升温的方法,慢慢升至60℃左右,不翻动丸药,不进行冷热空气的对流,至8成干时,再开鼓风进行冷热空气的交换。因为挥发性成分在温度高时会随水分而挥发出去,同时含挥发性成分多的细粉极为疏松,热交换太快,细粉之间结合就不紧密而极易开裂,影响丸药的量及性状。
中药丸剂干燥工艺特性
温度因素
温度因素作为由外部因素控制的恒速干燥阶段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升高干燥温度可强化传热,提高恒速干燥阶段的干燥速率。然而,中药丸剂中绝大多数的药理成分具热敏感性,如六味地黄丸中的酚溶解于热水中,干燥时温度高,该成分随水蒸气挥发而损失,因此干燥温度不宜超过70℃。除此之外,在制丸过程中添加的辅料也可能对温度有要求,如滴丸的辅料PEG6000的凝点为53~58℃,干燥温度过高易导致丸体变形,因而使用真空干燥在35℃温度下干燥。中药丸剂热风干燥过程中,初期干燥温度过高会导致药丸表面干燥速度过快出现表面结壳、“硬皮”现象,阻止内部水分向表面迁移,不利于干燥的持续进行,且有可能因为药丸内部蒸气压力过高而导致炸丸、裂丸的现象直接影响成量。白娜仁在蒙丸干燥研究中发现,干燥温度过高,蒙丸形成表层硬层,导致溶散时限延长而不符合要求。因此,中药丸剂干燥过程中,温度的控制要在干燥速率和产品上做出权衡,且应当偏向于保证产品。
为了确保加热单元内高温不散失,加热单元内设置厚度为80mm的超细纤维棉材料制成的保温层,保温棉单位密度小,故整个保温夹层均严密而厚实,确保了保温效果。同时可在在机箱侧面上下共设有多个观察门,其边门设有密封的耐高温硅橡胶条,门锁采用杠杆式门锁,该锁结构合理、操作方便、不易磨损。
强制循环网带式干燥机电气控制系统为独立式控制柜,采用智能化仪表控制,具有温控精度高、抗震抗干扰性能好、温度采样调节、控制输出于一体的优点,整个温控系统用于实现对干燥机的定时恒温、自动排湿、定时关机的功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