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电镀适用范围较广,如ABS料、ABS+PC料、PC料的产品.同时因其工艺流程复杂、环境、设备要求高,单价比水电镀昂贵.现对其工艺流程作简要介绍:产品表面清洁--〉去静电--〉喷底漆--〉烘烤底漆--〉真空镀膜--〉喷面漆--〉烘烤面漆--〉包装.
真空电镀是行业里面统称,它属于电镀技术的一种,属于表面真空镀膜处理技术,它环保,解决了表面处理上的很多难题。真空电镀处
镀铜价格
真空电镀适用范围较广,如ABS料、ABS+PC料、PC料的产品.同时因其工艺流程复杂、环境、设备要求高,单价比水电镀昂贵.现对其工艺流程作简要介绍:产品表面清洁--〉去静电--〉喷底漆--〉烘烤底漆--〉真空镀膜--〉喷面漆--〉烘烤面漆--〉包装.
真空电镀是行业里面统称,它属于电镀技术的一种,属于表面真空镀膜处理技术,它环保,解决了表面处理上的很多难题。真空电镀处理剂是一种特殊的附着力处理剂,提升镀层与底材之间的附着力,解决掉镀层,过不了测试等问题。
电镀加工需要提供温度来进行抛光的金属有钢铁、镍、铅等,若温度某一定值,就会失去光滑的腐蚀表面,故存在一个形成光泽面的临界点,在临界点以上的温度范围内抛光效果较好。而这个温度范围又因液体的组成不同而异,如果高于这个温度范围,会形成点蚀、局部污点或斑点,使整个抛光效果降低。此外,温度越高,材料的溶解损失也越大。
(2)铜及其合金的化学抛光。铜和单相铜合金可在磷酸一一醋酸或硫酸一一铬酸型溶液中进行化学抛光
在使用过程中需经常补充,抛光时如果二氧化氮析出较少,零件表面呈暗黄色时,可按配置量的1/3补充。为防止过量的水带入槽内,零件应干燥后再抛光。
(3)铝及铝合金的化学抛光。为获得光亮的表面,必须严格控制抛光液的含量。含量过低,抛光速度慢且抛光后表面光泽性差;含量过高,容易发生鳞状腐蚀。磷酸浓度低时,不能获得光亮的表面,为了防止溶液被稀释,抛光前的零件表面应干燥。醋酸和硫酸可以抑制点状腐蚀,使抛光表面均匀、细致。硫酸铵和尿素可以减少氧化氮的析出,并有助于改善抛光质量。少量的铜离子可以防止过腐蚀,从而提高抛光表面的均匀性,但含量过高又会降低抛光表面的反光能力。铬酐可以提高铝锌铜合金的抛光质量,含锌、铜丝高的强度铝合金在不含铬酐的抛光液中,难以获得光亮的表面。
经化学抛光的零件,一般应在室温下于400—500g/L的中或在100~200g/L的铬酐溶液中,浸渍数秒至数十秒,以除去表面的接触铜。
电镀加工按使用环境选择
电镀层的使用条件,按照气候环境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类:
1)腐蚀比较严重的工作环境——空气中含有少量工业废气或盐分,相对湿度周期地达到98%的场所,或经常接触手汗的工作条件。如:工业城市、离海较近地区、湿热地区等。
2)腐蚀中等的工作环境——空气中不含工业废气或盐分,相对湿度周期性地超过70%,并可达到95%的环境。如离海较远且工业不太发达的地区和一般室内环境。
3)腐蚀轻微的工作环境——空气中不含工业废气和盐分,而且比较干燥的室内外环境。如:干热带地区、干燥的封闭场所或有空调的实验室内部。
对每种产品做出相应的
电镀加工检查基准,包括对每道工序的过程检验及对电镀加工产品的终检验。电镀加工产品的终检验主要针对产品外观、镀层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对不同产品、不同检测项目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外观一般采用普检。即全数检查。对于镀层厚度、结合力、耐蚀性等一般采用抽检的方法,按照GB2828抽样标准进行抽样检测。公司的产品一般为Ni-Ni-Cr镀层,平均镀层厚度在6μm以上,耐蚀盐雾试验(NSS)48小时6级以上或24小时10级标准。
现在公司产品耐蚀能力远远超过这一标准,我们做过相应的试验,在镀层厚度在3μm时,我们镀层的耐蚀性仍能达到中性盐雾试验(NSS)48小时6级以上或24小时10级标准。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产品的检验只是对电镀加工质量好坏的一个评判,正是因为前面所进行的电镀加工过程标准化的管理,是电镀加工过程得到有效的控制,才有了检测结果的标准化和检测结果的可控性,前面标准化工作做好了,电镀加工后即使不检验,产量也是完全符合标准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