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发展目标。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结构优化目标。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比重显着提升,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物流企业,形成结构优化、业态的企业群体。培育4A级物流企业20家以上,5A级企业3~5家,引进国内领
物流公司专线
——总量发展目标。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2015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2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6%,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5%以下。
——结构优化目标。到2015年,第三方物流比重显着提升,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物流企业,形成结构优化、业态的企业群体。培育4A级物流企业20家以上,5A级企业3~5家,引进国内的物流企业40家。
——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目标。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高。到2015年,郑州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50亿元左右,国际多式联运得到长足发展,将郑州初步建成覆盖中西部的内陆“无水港”、辐射中亚欧洲的“东方陆港”,国际航空货运基地和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分拨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初具规模。随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施,武汉、重庆的铁路枢纽地位将进一步强化,郑州乃至我省发展跨区域物流将面临周边省市的激烈竞争。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物流园区建设推进,服务功能不断完善,物流集聚效应显着增强,到2015年形成8~10个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大型物流园区。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基本实现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对接和互通。公铁海空多式联运体系基本形成。国际物流园区与航空港物流园区是未来郑州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和核心区。
到2020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超过4300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生产总值的比率下降至14%以下。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把郑州建设成为的内陆型国际物流中心,我省现代物流业在中西部地区居地位,为加快河南发展、实现中原崛起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支撑。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区位优势突出,立体交通网络完善,分拨物流发展前途广阔。
建设完善物流通道网络。一是规划建设郑州铁路枢纽南、北环线,分流铁路货运,减小铁路货运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统筹考虑区域铁路线建设,适时启动机场至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铁路线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公路网络,建成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新107国道及机场至310国道路;在京珠高速东侧,建设南北向的107国道郑州段扩建工程,成为联系郑州干线公路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航空港的重要物流通道,实现与全省公路网全面对接;结合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按照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层次,统一规划园区道路交通网络,实现区域内各功能分区、物流基础设施及企业之间的、高效连接。城市物流园区主要根据现实物流量大小,考虑未来物流量增长趋势,在更具交通优势的城郊,规划布局适度规模的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疏浚物流通道,引导市区内物流企业、物流设施向物流园区集聚,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集聚规模效应。
三是加快郑州国际航空枢纽建设,加强机场设施和空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中枢航线网络建设,培育发展本土航空公司。四是充分发挥区域内物流资源优势,按照“无缝衔接”理念,加强公铁海航联运,逐步提高区域内物流整体效率,构建外联内通、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多式联运体系。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推进,基础设施、信息平台支撑能力大幅提高。
物流标准种类
1)基础编码标准。是对物流对象物编码,并且按物流过程的要求,转化成条形码,这是物流大系统能够实现衔接、配和的基本的标准,也是采用信息技术对物流进行管理和组织、控制的技术标准。在这个标准之上,才可能实现电子信息传递、远程数据交换、统计、核算等物流活动。做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强力推进物流领域对外开放,不断完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营造物流业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2)物流基础模数尺寸标准。基础模数尺寸指标标准化的共同单位尺寸,或系统各标准尺寸的更小公约尺寸。在基础模数尺寸确定之后,各个具体的尺寸标准,都要以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选取其整数倍数为规定的尺寸标准。由于基础模数尺寸的确定,只需在倍数系列进行标准尺寸选择其他的尺寸标准,这就大大减少了尺寸的复杂性。依托新欧亚大陆桥、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和铁路一类口岸,通过大力开辟铁路国际集装箱线路,可成为中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向中亚、俄罗斯、欧洲进出口的“东方陆港”。物流基础模数尺寸的确定不但要考虑国内物流系统,而且要考虑到与国际物流系统的衔接,具有一定难度和复杂性。
3)物流建筑基础模数尺寸。主要是物流系统中各种建筑物所使用的基础模数,它是以物流基础模数尺寸为依据确定的,也可选择共同的模数尺寸。该尺寸是设计建筑物长、宽、高尺寸,门窗尺寸,建筑物柱间距,跨度及进深等尺寸的依据。
4)集装模数尺寸。是在物流基础模数尺寸基础上,推导出的各种集装设备的基础尺寸,以此尺寸做为设计集装设备三向尺寸的依据。在物流系统中,由于集装是起贯穿作用的,集装尺寸必须与各环节物流设施、设备、机具相配合,因此,整个物流系统设计时往往以集装尺寸为核心,然后,在满足其他要求前提下决定各设计尺寸。因此,集装模数尺寸影响和决定着与其有关各环节标准化。建设铁路货站、公路港等设施,重点发展农副食品、汽配物流,承担本地配送以及仓储服务功能。
首先是客户需求不断升级,客户个性化﹑差异化﹑化的要求,迫使物流企业参与到客户的采购﹑生产﹑运输等活动中,成为客户供应链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其次是经营风险不断增加。时间和质量以及降低物流成本的要求,促使物流企业既要追求服务,又要不断降低运作成本,双重压力使物流企业的经营风险系数增加。
再次是市场竞争日益加剧,随着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市场竞争已经不是局部的,而是整体的﹑综合的。
然后是营销方式不断革新。销售方式的改变使物流方式相应的发生变化,要求物流服务必须更快捷,更省钱,同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
后是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技术是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基础之一,是企业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智能业务﹑远程业务﹑全程业务早已广泛应用。
上述这些特点决定了当前以及未来能够适应客户需求的物流,应该是一种多环节活动,具有规模效益,拥有网络化的特征。当前企业大量兼并重组的整合行为,正是它们追求这些特征的表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