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数字化洁净手术室,平疫转换设计应关注的要点
应用软件要求:1.基础数字化业务
患者信息管理、术中影像调度、手术示教、手术导航系统、语音控制应用、远程手术协同、沉浸环境系统。
2.临床业务
手术排程管理、三方审查管理、信息管理、手术护理管理、药品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病例标本管理系统、灭菌物品管理系统、管理。
3.辅助管理
层流手术室净化设计
医院数字化洁净手术室,平疫转换设计应关注的要点
应用软件要求:1.基础数字化业务
患者信息管理、术中影像调度、手术示教、手术导航系统、语音控制应用、远程手术协同、沉浸环境系统。
2.临床业务
手术排程管理、三方审查管理、信息管理、手术护理管理、药品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耗材管理系统、病例标本管理系统、灭菌物品管理系统、管理。
3.辅助管理
门禁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系统、手术进程管理模块、呼叫对讲系统、医护患沟通系统、信息发布系统、环境监控系统、行为管理系统、医辅人员管理系统。


医院数字化洁净手术室,平疫转换设计应关注的要点
功能要求:2.4新建“平疫结合”区应当从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机电系统配置上做到“平疫结合”,满足结构、消防、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规范、标准要求。在符合平时服务要求的前提下,满足疫情时转换、开展疫情救治的需要。
2.5改造建设的“平疫结合”区应当按照“完善功能、补齐短板”的原则,在对现有院区功能流程合理整合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平时及疫情时的功能设置,开展针对性建筑设施改造,以及疫情时转换方案。
2.6“平疫结合”区应当严格按照流程要求,做好洁污分流、医患分流规划,确保合理组织气流,避免流线交叉。预留功能转化基础条件,制订转化方案。转化方案应当施工方便、快捷,宜选择可拼装的板材等材料完成由平时功能向疫情时功能的调整。
2.7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智慧化手段,提升综合医院“平疫结合”的智慧化运行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医院信息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加强智慧型医院建设。
给水:5.2.3“平疫结合”区的给水系统应当采取防污染回流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
1.清洁区与半污染区和污染区的给水宜各自独立,当无法独立时,向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供水的给水道上应当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
2.倒流防止器应当设置清洁区。
5.2.4用水点或卫生器具均应当设置维修阀门。维修阀门应当采用截止阀,并设置标识。
5.2.5卫生器具的选择应用应当符合现行《建筑设计规范》(GB50849)、《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的有关规定,并符合下列规定:1.水宜采用单柄水,且不宜采用充气式;2.医生用洗涤水应当采用自动、脚动和膝动开关,当必须采用肘动开关时,其手柄的长度不应小于160mm;3.卫生器具应当具有防喷溅和防粘结的功能;卫生器具材料应当耐酸腐蚀、易清洁。
排水:5.3.1排水系统应当采取防止水封破坏的技术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排水立管的设计排水能力取值不应大于现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规定值的0.7倍;2.地漏应当采用水封补水措施,并宜采用洗手盆排水给地漏水封补水的措施。5.3.3卫生器具排水存水弯的水封高度不得小于50mm,且不得大于100mm。
5.3.4地漏的通水能力应当满足地面排水的要求,采用无水封地漏加P型存水弯;应当采用水封补水措施,并宜采用洗手盆排水给地漏水封补水的措施。
5.3.5“平疫结合”病区的排水系统,通气管出口应当设置过滤器过滤或采取消毒处理。
5.3.6排水管道应当进行闭水试验,且采取防止排水管道内的污水外渗和泄漏的措施。
5.3.7“平疫结合”区室外污水排水系统应当采用无检查井的管道进行连接,通气管的间距不应大于50m,清扫口的间距应当符合现行《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和《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
5.3.8“平疫结合”住院部的排水系统设计应当满足在器具处进行消毒的要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