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2CO3与盐反应。
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碳酸钡为白色沉淀,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
Na2CO3+ MgCl2==== 2NaCl + MgCO3↓
Na2CO3+ MgSO4==== Na2SO4 + MgCO3↓
Na2CO3+ ZnSO4==== Na2SO4 + ZnCO3↓
海蕾牌纯碱公司
(1) Na2CO3与盐反应。
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碳酸钡为白色沉淀,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
Na2CO3+ MgCl2==== 2NaCl + MgCO3↓
Na2CO3+ MgSO4==== Na2SO4 + MgCO3↓
Na2CO3+ ZnSO4==== Na2SO4 + ZnCO3↓
3Na2CO3+ Al2(SO4)3+ 3H2O==== 2Al(OH)3↓+ 3Na2SO4+ 3CO2↑[氧化铝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2)Na2CO3+H2O+CO2=2NaHCO3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
初中阶段
初中一般要求掌握有关碳酸钠的俗称(纯碱、苏打),主要用途,化学式以及一些常用反应
如:
要特别注意碳酸钠虽然俗名纯碱但其实是一种盐。
高中阶段
高中则要求掌握与NaHCO3在性质(溶解性、热稳定性、碱性强弱、与酸的反应速率等)用途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者的鉴定方法等。
其中以Na2CO3为代表的强碱弱酸盐的电离和水解的概念理解、电离和水解平衡的计算尤为重要。
制取
实验室制取碳酸钠:2NaOH+CO2=Na2CO3+H2O.存在于自然界(如盐湖)的碳酸钠称为天然碱,在古代便被用作洗涤剂和用于印染。
1791年,开始用盐、硫酸、煤、石灰石为原料生产碳酸钠,称为吕布兰法,此法原料利用不充分、劳动条件恶劣、产量不佳,逐渐为索尔维法代替。
1859年,比利时索尔维用盐、氨水、二氧化碳为原料,于室温下从溶液中析出碳酸氢钠,将它加热,即分解为碳酸钠,此法被沿用至今。
1943年,侯德榜结合内地缺盐的国情,对索尔维法进行改进,将纯碱和合成氨两大工业联合,同时生产碳酸钠和化肥氯化铵,大大地提高了盐利用率,是为侯氏制碱法。
纯碱用途
1.主要用于浮法玻璃、显像管玻壳、光学玻璃等。也可用于化工、冶金等其他部门。使用重质纯碱可以减少碱尘飞扬、降低原料消耗、改善劳动条件,还可提高产量,同时减轻碱粉对耐火材料的侵蚀作用,延长窑炉的使用寿命。
2.作缓冲剂、中和剂和面团改良剂,可用于糕点和面制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3.基本化工原料,广泛用于造纸、冶金、玻璃、纺织、染料等工业。
4.作为洗涤剂用于羊毛漂洗,鞣革中的碱剂。
5.用于食品工业,作中和剂、膨松剂,如制造氨基酸、酱油和面制食品如馒头、面包等。还可配成碱水加入面食中,增加弹性和延展性。
6.彩电试剂。
7.广泛用于玻璃制品、化学品、造纸、冶金、纺织和食品等工业。
8.用作分析试剂,也用于制药工业和照相制版。
9.无水碳酸钠用于化学及电化学除油、化学镀铜、铝的浸蚀、铝及合金的电解抛光、铝的化学氧化、磷化后的封闭、工序间的防锈、电解退除铬镀层和退除铬的氧化膜等,亦用于预镀铜、镀钢、镀钢铁合金电解液中。
10.基本化工原料之一,用途广泛,是玻璃、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香料、染料、药品等的重要原料。
11.定量分析中标定酸液的基准。测定铝、硫、铜、铅和锌。检验尿液和全血葡萄糖。分析水泥中二氧化硅的助溶剂。金属金相分析等。
12.解酸药、渗透性轻泻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