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桔园采用漫灌法灌溉,常因土壤板结、造成渗水缓慢,因地表径流严重,蒸发量大,严重影响效率。结合我区柑桔园的地势和水源情况,应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
地孔渗灌法:
在桔树四周,挖3~5个洞孔,直径15~20cm,深60~80cm,然后往孔中塞入细树枝或稻草。灌溉时将水注入地孔内。该法不但能迅速使水渗入桔树根部,而且比漫灌节水,还可减少或避免漫灌使土壤和树体水分状况
农田水肥一体化
大多桔园采用漫灌法灌溉,常因土壤板结、造成渗水缓慢,因地表径流严重,蒸发量大,严重影响效率。结合我区柑桔园的地势和水源情况,应改进地面灌溉技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
地孔渗灌法:
在桔树四周,挖3~5个洞孔,直径15~20cm,深60~80cm,然后往孔中塞入细树枝或稻草。灌溉时将水注入地孔内。该法不但能迅速使水渗入桔树根部,而且比漫灌节水,还可减少或避免漫灌使土壤和树体水分状况发生剧烈变化导致的裂果、落叶及落果现象。现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2200方,不足世界人均数的四分之一,排在一百位之后,而且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还极不均匀,南方多,北方少、。
果园滴灌:果树滴灌在我国推广较早,目前常用的有两类:一是管上式滴头或压力补偿滴头,流量2-8升/时,根据果树实际位置布置滴头,机动灵活。一般每棵树布置1-4个滴头,特别是压力补偿式滴头能满足不同压力下均匀出水的要求,适合山区或地势起伏大的果园。管上式滴头安装工作量比较大,施工速度慢。二是滴头间距40公分、50公分、75公分及100公分的滴灌管,滴头流量2-4升/时,管壁厚0.6-1.2毫米。果树为多年生作物,滴灌使用环境差,要求滴灌管壁厚一些,使用寿命5-10年,壁薄的滴灌带则不适宜。柑橘是热带常绿果树,生长要求的热量条件较高,即便是抗寒的栽培品种温州蜜柑也要求年平均温度高于15℃,冬季极端低温高于-7℃。
目前,山地丘陵水肥一体化主要模式有两种。一是重力式水肥一体化,其优点是利用地形特点依山修建蓄水池、混肥池,不需要额外动力可实现灌溉施肥,使用成本低。缺点是修建成本大、水池清洗难、自动化程度低。二是泵加压式水肥一体化,其优点是可突破地形限制,自下而上灌溉施肥。缺点是需要动力支持,使用成本高,修建成本大,不可移动。它的结构长度大于闸阀,同时流体阻力大,长期运行时,密封可靠性不强。
与此同时,我国水肥一体化发展也存在不少障碍。如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虽然大规模开展,但很多没有真正实现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设备投资较大,农民承担不起;在建工程普遍存在设计不科学、设备配置不合理现象;已建工程使用效率低,肥料使用不当,过滤系统负担重,失修报废现象严重;对作物而言,滴灌是科学的灌溉方法,但对使用者来说,由于滴水速度慢,时间长,以及容易堵塞而感到美中不足。农民认识不够,管理不善,不能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出现滴头被堵塞等问题。
滴灌
滴灌从诞生至今以发展了近一个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尤其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和地区,显示出节水能力。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含水状态。滴灌从诞生至今以发展了近一个世纪,作为一种新型灌溉技术,尤其在缺水比较严重的和地区,显示出的节水能力。滴灌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利用管道系统供水,使灌溉水成滴状、缓慢、均匀、定时、定量地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域,使作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含水状态。它的优点是:流体阻力小,启闭省劲,可以在介质双向流动的情况下使用,没有方向性,全开时密封面不易冲蚀,结构长度短,不仅适合做小阀门,而且适合做大阀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