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切块具有哪一些优点】
1、容重轻,可以降低建筑物自重和造价,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建筑物自重轻,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因为是建筑物的质量和产生的加速度的乘积,显然自重轻的建筑物质量小,力就小。
2、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低:容重为400-800公斤/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其导热系数通常介于0.08-0.15千卡/米
120*240*60面包砖
【混凝土切块具有哪一些优点】
1、容重轻,可以降低建筑物自重和造价,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
建筑物自重轻,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因为是建筑物的质量和产生的加速度的乘积,显然自重轻的建筑物质量小,力就小。
2、保温性能好,导热系数低:容重为400-800公斤/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其导热系数通常介于0.08-0.15千卡/米*时*度之间,仅为黏土砖导热系数的1/4-1/5,为普通水泥混凝土的1/5-1/10.在北方采用24厘米厚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其保温效果相当于49厘米厚的砖墙.
3、具有可加工性:它如同木材一样具有可加工性,能锯、刨、钻、钉,有利于施工,可现场作业。
加气混凝土砌块工艺原理:
利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砖砌块尺寸偏差较小、便于打磨修整的优势,砌筑阶段即进行严格的垂直度、平整度控制,后期简单打磨处理后即开始腻子打底工作。因为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产品隔热保温,抗震,抗压强度大,防火等优点,可以很好的保护人民的生活安全,有效的抵抗火灾,水灾,暴风等自然灾害。而聚合物砂浆的高保水特性,可减缓砂浆的失水速度,提高水泥水化,增强砂浆粘接强度,用于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较大的地方找平处理,可有效避免混凝土砌块墙体诸如粘结性差、粉刷层开裂等弊端,一次找平后即开始腻子打底工,能为后期装饰罩面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加气混凝土切块优越性
施工性:加气混凝土砌块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施工方便简单,由于块大、质轻,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建设工期
经济型: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降低基础的造价,减小框架的截面,节约钢筋混凝土能显著节约建筑物的综合造价。设计使用加气混凝土砌块比采用实心粘土砖,综合造价可降低50%以上。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能够有效实现墙体自保温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由于具有原材料来源广、耐火性能好、生产等特点,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已被广泛应用在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内外墙体工程。而聚合物砂浆的高保水特性,可减缓砂浆的失水速度,提高水泥水化,增强砂浆粘接强度,用于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较大的地方找平处理,可有效避免混凝土砌块墙体诸如粘结性差、粉刷层开裂等弊端,一次找平后即开始腻子打底工,能为后期装饰罩面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加工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可利用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其废渣掺量可超过70 %,因此,可以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
砌筑时底部应砌筑灰砂砖
由于前面说过加气混凝土的吸水率较高,如果直接在墙体底部砌筑加气混凝土砌块,容易造成墙体底部吸水,形成毛细现象,使装饰层出现“粉化脱落“。加气混凝土制品在国外发展到现在已有近一百年的历史,已成为建筑行业支柱产业,生产的加气混凝土多位板材制品,且在建筑板材中所占比例很高。正确的做好应在底部砌筑3-4皮灰砂砖,此处为啥说3-4皮,因为不同材料结合处容易出现抹灰层开裂,为了美观应考虑楼地面做法厚度,把此处缝隙留设在踢脚板下部进行遮盖。
加气混凝土顶部必须仔细处理
二次结构必须和主体结构大可能性的紧密连接,避免使其形成孤立墙体。所以在顶部必须采取灰砂砖倒”八“字60°斜砌顶紧;当不能采取斜砌时,应采用不C20的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塞实空隙。

【加气混凝土砌块工法特点】
1、加气混凝土砌块与常规砂浆抹灰的传统工艺相比,本工法可从根上避免粉刷层开裂这一质量通病,后期无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进行二次维修,可有效降低保修成本。
2、免做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抹灰层,减少原材料用量,可大大降低施工成本。
3、免做抹灰层,减少了施工工序,可有效缩减工期,减少垂直运输机械的占用时间。
4、增了加室内空间,同时也避免了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后期楼层清扫负责担相对减轻,降低了施工现场环境污染。
5、本工法中砌筑方法施工便捷,可操作性强,不需要在墙体砌筑前浇水湿润,不用喷水养护,减少了管控环节,实施效果较好。
轻质加气砌块顾名思义质量轻,在施工运输方面省时省力,简单方便。同时加气砌块的保温性、抗渗性、防火隔音等特征也是它占据市场,取代粘土红砖的优势。
1、轻质砌块的保温性:混合材料凝固中间有空气,冷热温度交换的慢,满足我国节能住宅的保温要求。
2、轻质砌块的抗渗性:产品内部小孔均有独立均匀的封闭孔,能有效地阻止水分扩散。
3、轻质砌块的可锯可槽:加气砌块体积较大,必要时可用工具锯开,不影响使用,不浪费。在安装水电路时可将砌块槽开,并不破坏砌块的承重,方便。
4、轻质砌块的质轻:产品用特种原料配合而成,故能浮于水面,加气砌块这一特征更适用于高层建筑,降低高层楼房的承重。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