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刚修的或是修过的话,那就是起动机吸拉开关行程没有调好。
导致起动机单向轮没有被吸拉开关推入飞轮圈时,吸拉开关中的触点就接触了,至使单向轮在飞轮圈边缘狂转,啮合齿轮磨损严重。
1 齿轮磨损严重导致齿轮间间隙过大,咬合部位过少受力后滑落导致咬齿
建议更换齿轮!
2 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两者有松动,齿轮固定位置因受力产生位移导致咬齿!
建议详
汽车齿圈加工
如果是刚修的或是修过的话,那就是起动机吸拉开关行程没有调好。
导致起动机单向轮没有被吸拉开关推入飞轮圈时,吸拉开关中的触点就接触了,至使单向轮在飞轮圈边缘狂转,啮合齿轮磨损严重。
1 齿轮磨损严重导致齿轮间间隙过大,咬合部位过少受力后滑落导致咬齿
建议更换齿轮!
2 起动机齿轮与飞轮齿两者有松动,齿轮固定位置因受力产生位移导致咬齿!
建议详细检测加以固定!
所述下定位组件与上移动组件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包括下定位座(4)和下压盖(7),其中:所述下定位座(4)固定在所述压机(Y)的工作台(YG)上,在下定位座内通过径向块(4a)同轴连接有一个定位柱(4b),该定位柱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部;外齿分为鼓形齿和直齿两种齿形,所谓鼓形齿尼龙内齿圈即为将外齿制成球面,球面中心在齿轮轴线上,齿侧间隙较一般齿轮大,鼓形齿尼龙内齿圈联轴器可允许较大的角位移(相对于直齿联轴器),可改善齿的接触条件,提高传递转矩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所述下定位座(4)顶面同轴支撑有一个下压装套筒(5),该下压装套筒的外径大于下定位座(4)的外径,在下压装套筒(5)内通过径向柱(5a)同轴连接有一个定位套(5b),该定位套中心孔的下部与所述定位柱(4b)上端的圆锥部相配合;所述下压装套筒(5)上方同轴设有一个下压装定位套筒(6),这两个件均用于套装外齿圈(W),且下压装套筒(5)外面一次可以套装8-10个外齿圈(W);所述下压装定位套筒(6)的高度高于下压装套筒(5),该下压装定位套筒的外壁为上小、下大的圆锥面,其下端的外径与下压装套筒(5)的直径相同;所述下压装定位套筒(6)中心孔的下端设有一个下环形凸台(6a),该下环形凸台与所述下压装套筒
[5]的内孔壁贴合;
1、启动时只听到启动机电磁开关“咯咯”声,或,每次启动时启动机带动曲轴缓转几下,继而出现启动电磁开关“咯咯”响,但曲轴却不转动。此现象一般属于蓄电池“断格”故障。
2、临时停车每次都能启动,但停车时间较长或第二天启动时却只能使曲轴转一下。此现象属于蓄电池自放电严重,其极板、隔板严重老化,说明该蓄电池已经接近报废。
3、启动时启动机突然转动无力,并伴有烧橡胶气味或蓄电池处有烟冒出,多属极桩、极桩夹子接触不良而发热烧损。
4、若启动时启动机驱动齿轮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发出撞击的空转声,其原因有二:一是飞轮齿圈的啮合切入面变形;二是启动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的间隙太大。两者无法啮合,发动机也就不能启动。
5、电源总开关一接通,启动机驱动齿轮就和飞轮齿圈啮合在一起转动。但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齿圈在使用时齿体的强度不够,齿体容易断裂,在汽车防抱死时容易发生意外。出现这种故障,一是启动机电磁开关的保持线圈错接在了电源接线柱上;二是钥匙开关上的3根线接错,判断方法是:钥匙在“0”位置时启动机驱动齿轮不转,在“2”位置时启动电机驱动齿轮与飞轮齿圈啮合一起转动。
6、启动开关转到启动位置发动机不能启动,也无其他现象。这种故障,一是钥匙、开关因磨损而未接通启动电路;二是启动机继电器未接通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三是电源开关未接通主电路。
7、启动时只有轻微“嗒”的一声,再无任何反应,这是启动继电器发卡所致。这时只要按一下电磁铁尾部,迫使电磁铁前移,即可将启动电路接通,从而使发动机启动。
在汽车修理应用上一般都是使用这种办法,也是一种经济便捷的方法,因为用其它方法费时也不经济。3、启动时启动机突然转动无力,并伴有烧橡胶气味或蓄电池处有烟冒出,多属极桩、极桩夹子接触不良而发热烧损。但这种方法也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尽量不使用气焊枪加热的方法,因为气焊枪加热会使齿圈受热不均匀而变形,再一说温度也不好掌握容易退火。好的办法就是,可用棉纱沾一定量的柴油均匀地绕在齿圈上,这样因为加热时可以说是用的是火的焰心,是火温度低的一部分,这样就不至于使齿圈退火并达到了组装的目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