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壳式换热器特点
播报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
双纹管换热机组厂家
管壳式换热器特点
播报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8.维护费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长,清洗方便。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显著增大传热系数。10.应用领域广阔,可广泛用于热电、厂矿、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热、食品、能源电子、机械轻工等领域。11.传热管采用外表面轧制翅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大。12.导流板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形连续流动,导流板间距可根据流速进行调节,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脉动频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1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于粘度低和较清洁的油液换热。
换热器选用要点 管壳式换热器1)、根据已知冷、热流体的流量,初、终温度及流体的比热容决定所需的换热面积。初步估计换热面积,一般先假定传热系数,确定换热器构造,再校核传热系数K值。2)、选用换热器时应注意压力等级,使用温度,接口的连接条件。在压力降,安装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管壳式换热器以选用直径小的加长型,有利于提高换热量。3)、换热器的压力降不宜过大,一般控制在0.01~0.05MPa之间;4)、流速大小应考虑流体黏度,黏度大的流速应小于0.5~1.0m/s;一般流体管内的流速宜取0.4~1.0m/s;易结垢的流体宜取0.8~1.2m/s。5)、高温水进入换热器前宜设过滤器。6)、热交换站中热交换器的单台处理和配置台数组合结果应满足热交换站的总供热负荷及调节的要求。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调节要求的前提下,同一个供热系数中的换热器台数不宜少于2台,不宜多于5台。

了解关于管壳式换热器的单通道结构是怎样的
1、管壳式换热器的密封垫采用单一的安全通道结构,所以在求解堆体流体动力学、粘性流体动力学模型、细颗粒流体动力学时,是因为设备本身具有自清洗的实用功能,经过长期的流体动力清洗梳理,完全堵塞。
2、设备的相对运动路径是同一个船形。流体力学除了特定数量的固定空间柱外,还可以在低雷诺数下产生稳定渗流。
3、汽包长度灵活,管壳式换热器按现行标准和要求进行调整。它具有相对较长的单独流体安全通道,可以显示够长的换热器间距,避免流体力学突然转向造成的堵塞。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及制造标准一般来说,管壳式换热器制造很容易,生产制造制造成本低,组材覆盖面广,清除方便快捷,适应力强,产出率大,工作上可靠,且能融进高压高溫。虽然它在结构紧密连接、传热轻度和公司金属材质需求量方面无法与平板式和板翅式换热器比照,但它由于具有前述的一些优点,因而在化工企业、石油能源等方面的应用中仍处于导向性。管壳式换热器是把管路与封头连接,再用壳体固定。它的方式大约分为固定管平板式、釜式浮头式、U型管式、翻转管平板式、气动接头式及刚性防水套管式等几种,前面大伙儿简单详解过。根据化学物质的种类、压力、溫度、污垢和其他规范,封头与壳体的连接的各种各样结构方式特点,传热管的模样和传热规范,工程预算,维修检查方便快捷等情况来采用方案设计制造各种各样管壳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结构及制造标准管壳式换热器:是以密闭式在壳体中教导的附面层作为传热面的间挂壁式换热器,这类热交换器结构较简单、操作过程可靠,可以用各种各样结构原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髙压下运用,是当今应用朂广的类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