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支架施工节点如何把握抗震支架施工节点如何把握?
机电安装工程中,我们抗震支吊架这块涉及的机电分系统较多、而且施工过程是依托其分系统的安装进度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进场时间节点的控制。
进场早了可能会出现安装一段时间无工作面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窝工现象;相反如果进场太晚,部分建筑已经封板,会出现无法安装的困境。
因此安装人员应在前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项目的总体进度情况,
四川管廊支吊架生产厂家
抗震支架施工节点如何把握
抗震支架施工节点如何把握?
机电安装工程中,我们抗震支吊架这块涉及的机电分系统较多、而且施工过程是依托其分系统的安装进度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做好进场时间节点的控制。
进场早了可能会出现安装一段时间无工作面的情况,造成不必要的人员窝工现象;相反如果进场太晚,部分建筑已经封板,会出现无法安装的困境。
因此安装人员应在前期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项目的总体进度情况,将依托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及各分系统的进度计划,配合甲方和监理的统一调配,确定施工进度的相应时间节点,保证施工进度,确保总工期。

现场临时设施及办公暂设布置
现场临时设施及办公暂设布置
(1)现场办公室整齐,上墙表,起到指导施工的作用。
(2)各项管理制度,档案整理及时完整,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
施工机械准备
(1)根据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并结合各分部分项施工顺序,拟定施工机械出场计划,按计划要求安排精良的机械设备进场,进行保养和调试。
(2)对于小型施工机械设备,则根据工程各施工阶段施工进度实际需要进行经济、合理地配置,有计划组织进场。
(3)所有机械设备进场后均事先规划适当的位置停放,小型设备则在库房内集中储蓄备用。

抗震支架传统制作工艺与新型制作
抗震支架传统制作工艺与新型制作工艺的对比
传统支吊架有五个方面的弊端:材料浪费:传统工艺采用型材现场切割、焊接、钻孔,对于材料的用量不易控制,经常造成严重浪费。安全隐患:传统工艺,型材切割、焊接,产生火花,容易形成火灾隐患,笨重的型材及支架加上复杂的安装流程也容易造人员安全隐患。
环境污染:传统工艺现场进料、切割、焊接、钻孔产生材料屑渣、噪音、粉尘,刷漆产生有毒气体,造成多元污染。制作安装成本高:传统工艺从进料、切割、焊接、钻孔、油漆到安装需要众多人员参与,且工序多、时间长、操作复杂,费时、费工、费料。
影响美观:传统工艺制作的支架因手工作业很难标准化,无法做到统一外观,切割、焊接与涂装都会产生外观的缺陷。新型建筑管线支吊架的八个方面的优点:节约成本:能有效节约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与建设单位的维护成本。
标准化产品:采用工厂标准化生产,严格控制产量。坚固:采用科学的结构设计,加强承载能力、减轻支吊架本身重量,延长结构使用年限。安装效果美观:精致、简约的安装外观效果,提升建筑。
简易安装:只需少数几人手工安装,简易、低碳,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施工人员、缩短工期。节约能源:节约钢材使用量,减少能源消耗。施工安全:施工无火花、无切割,消灭施工安全隐患。保护环境:无现场切割、涂装、焊接,减少环境污染。

给排水抗震支架设计
给排水抗震支架设计
1、《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981-2014第4.1.2.3条需要设防的为室内给水、热水以及消防管道管径大于或等于DN65的水平管道。
2、给排水刚性连接金属管道的侧向抗震支吊架间距不超过12m,双向抗震支吊架不超过24m。
3、单管及组合抗震支吊架布置间距为12m;三~四水管组合抗震支吊架布置间距为10m;五~六水管组合抗震支吊架布置间距为8m;七水管~七水管以上抗震支吊架布置间距为6m。(以上仅适用于DN65~DN200的水管,其余水管间距根据计算而定)
4、当计算干管侧向抗震支吊架重力荷载时应将下一级支管同向重力荷载计算在内。因此,对于水管支管小于2m的,不布置抗震支吊架;2m~4m的,布置一个双向抗震支吊架;大于4m的,按“一个单向一个双向,隔一布一”的方式即可。
5、对于水管拐弯点之后长度小于2米的,无需布置抗震支架,需在另一侧布置双向抗震支吊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