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中加入的NaOH溶液量以脱氨后废水的pH值为标准在处理方法中对废水行脱氨处理,通过向废水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一方面实现由空气吹扫废水进行的脱氨处理,并利用NaOH作为调节碱以避免空气吹脱过程除氨气污染物外的杂质污染物的逸出,以保证后续步骤的氨回收效果及空气处理效果;另一方面控制脱氨后废水的pH值,以保证废水的脱氨效果,使废水中氨氮含量小于25mg/L,达到GB
山东脱氨膜组件
废水中加入的NaOH溶液量以脱氨后废水的pH值为标准
在处理方法中对废水行脱氨处理,通过向废水加入NaOH溶液调节废水的酸碱度,一方面实现由空气吹扫废水进行的脱氨处理,并利用NaOH作为调节碱以避免空气吹脱过程除氨气污染物外的杂质污染物的逸出,以保证后续步骤的氨回收效果及空气处理效果;另一方面控制脱氨后废水的pH值,以保证废水的脱氨效果,使废水中氨氮含量小于25mg/L,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中二级排放标准的要求。废水中加入的NaOH溶液量以脱氨后废水的pH值为标准进行调控,使脱氨后废水的pH值维持在10.5~11.5。脱除的氨氮污染物以氨气形式随空气进入到氨回收过程进行回收,依次经由一级脱氨吸收液对大部分氨气进行级循环喷淋吸收,形成以硫酸铵为主的循环吸收液,再经由二级脱氨吸收液和补充的稀硫酸溶液对剩余少量氨气进行第二级循环喷淋吸收,形成以为主的循环吸收液;并通过控制一级脱氨吸收液的pH值维持在4.5~6.5范围,调控稀硫酸溶液的补充喷淋量,从而实现对脱除空气中氨气的吸收,使经吸收处理后气体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标准;另外,通过限定补充喷淋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含量(30%),以及回收的一级脱氨吸收液的pH值范围(4.5~6.5),使回收的一级脱氨吸收液达到硫酸铵浓度40%即近饱和溶液,满足直接制备固体硫酸铵的标准,同时不会出现在吸收塔内析出晶体的问题。

生物硝化法脱氨是利用硝化菌和亚消化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氨转化为硝
生物硝化法脱氨
生物硝化脱氨是利用硝化菌和亚消化菌在好氧条件下将氨转化为的过程。这两种细菌都是化能自养菌,在有氧条件下,亚硝化菌首先将氨氧化为盐,然后硝化菌再将盐进一步氧化为。国内众多的污水处理厂都具有生物硝化功能来去除污水中的氨氮,对于专门考虑生物硝化的处理设施,可将污水中的氨氮脱除到2mg/L以下。实际工程中,生物硝化同深度去除COD是同一构筑物中完成的,相关研究表明,采用矿物质载体的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炼油厂二级生化处理出水,经过112h的反应,当进水氨氮为20mg/L左右时,出水氨氮可以达到3mg/L以下。
应该说明的是,生物硝化脱氨只能将氨氮转化为,总氮量并没有减少,如果回用工艺对总氮有要求,应增设反硝化单元。

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的缺点有哪些
1. 无论是“蒸氨(汽提)或吹脱+A/O或吹脱+化学沉淀”,这两种都是需要高成本高投资运作的处理工艺。“蒸氨”这种方法的建造费用很大,“吹脱”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很高的运行资金。
2. 续接A/O法建造的投资资金很到,并且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对氨氮废水有很高的要求,需要进行严格的预处理(如NH3-N必须小于300mg/l,汽提或吹脱法对超过5000mg/l以上的高浓度氨氮废水是不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的,这样就要消耗很多的清水先对废水进行稀释,无疑又造成了污染)。

氨氮废水处理公司的技术标准
1、节能方面
根据氧化沟溶解氧含量,调整曝气转碟开启台数,在保证出水的前提下节约了电能。氧化沟日常开机负荷648KW,通过控制溶解氧含量,减少开机负荷150KW,2019年1-7月比去年同期节约电量79.99万千瓦时。
2、药剂使用方面
调整除磷药剂加药点,提高化学除磷效果,保证出水总磷达到地表水V标准,降低了药剂使用成本。设计除磷药剂投加点在二沉池的入口,参考对标单位除磷加式,将除磷药剂投加点前移至氧化沟的内沟,增加了化学除磷反应时间,同时利用氧化沟转碟曝气机的搅拌功能,使除磷药剂在氧化沟内与水中的磷酸盐反应更充分。
经调整除磷药剂加药点后,出水总磷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同时提高了药剂利用效果,减少了药剂使用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