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产品结构特点:稳定的框架结构,燕尾槽形状的悬挂定位系统,该结构具有三个功能:1。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
螺旋板换热器厂家
基本结构、类型和特点
卷制后的螺旋板式换热器,其两端焊死,不可拆卸,形成固定结构,流道内部不可触及。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操作灵活性大、应用范围广、热损失小、安装和清洗方便等特点。传热流道长、流道间距大、耐热温、不易泄漏。产品结构特点:稳定的框架结构,燕尾槽形状的悬挂定位系统,该结构具有三个功能:1。因此它换热效率较高,换热后冷介质的温度容易接近热介质的温度,适于粘稠性物料和含有颗粒性物料的加温或降温处理,但不适于含有纤维性生物料换热。螺旋板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器设备,适用汽一汽、汽—液、液一液传热等。
1.2工作原理
对于换热的两种介质,如果都是液体,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流道内要按逆流方式流动。所谓逆流是指进行换热的两相邻流道内的两种液体,沿螺旋流道彼此相反的方向流动,这样能使两种流体介质之间始终保持一定温差,从而达到1好的传热效果。
2·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焦化厂粗1苯生产中的应用
我单位焦化厂化产回收中粗1苯工段多处使用螺旋板式换热器作为热交换的主要设备。
构成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主换热材料,主要分为碳钢和不锈钢两大类。我单位焦化厂为避免腐蚀结垢问题的出现采用的是不锈钢材质不可拆式的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在粗1苯工段的作用主要是:
2.1油油换热器(富油预热贫油降温),换热面积225㎡.
洗苯塔底富油由富油泵加压后送至粗1苯冷凝冷却器与脱苯塔顶出来的粗1苯汽换热,将富油预热至60%,然后至贫富油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与脱苯塔塔底出来的贫油换热,由60%升到130℃,后进入管式炉被加热至180℃左右进入脱苯塔,脱苯后的热贫油从脱苯塔底流出,自流入贫富油换热器与富油换热,使其温度降至90℃左右。冲冼:酸洗前,先对换热器进行开式冲洗,使换热器内部没有泥、垢等杂质,这样既能提高酸洗的效果,也可降低酸洗的耗酸量。
2.2贫油冷却器油冷却),换热面积200㎡人贫油槽的贫油由贫油泵加压送至贫油冷却器,分别被32℃循环水和16.c制冷水冷却至约30%,送洗苯塔喷淋洗涤焦炉煤气。
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的适用件
自1997年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在国内首1次应用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以来,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迅速的推广到化工炼油装置先后 二十几家炼油厂几十 套装置应了上百台螺旋折流板列管式 换热器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比传统垂直弓板折流和杆折流列管式换热器有相 当优势的换代产品。但是由于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有不同的种类因此不 同使用条件应选用不同形式的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衡量一台换热器运营状况的好坏除了一些固定的设备特性以及其生产工艺之外,如何保证其热交换面的整洁,保证其有良好的传导空间以及总传热效率的重要因素。否则会导致换热器换热效果 反而 不如传统垂直弓板折流列管式换热器的被动局面。
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的优点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壳程内的螺旋折流通道,突破了 传统垂直弓板折流列管式换热器壳程内横向流多次折返的流动模式,因此显著的改善了换热 器的传热、压降、结垢及振动问题。
( 1 ) 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改变了传统的垂直弓形板
( 2 )螺旋折流板列管式换热器壳程介质的螺旋折流流动方式,使得壳程横截面出现一个速度梯度场,这个速度梯度场使每一根换热管都处于换热介质的旋涡中此旋涡使换热管表面的边界层减薄。
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在换热器的应用过程中提高换热效率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提高对数平均温差,板式换热器流型有逆流、顺流和混合流型(既有逆流又有顺流)。在相同工况下,逆流时对数平均温差大,顺流时小,混合流型介于二者之问。换热器的压力试验换热器的压力试验(以固定管板式为例),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其试验方法略有差异。提高换热器对数平均温差的方法为尽可能采用逆流或接近逆流的混合流型,尽可能提高热侧流体的温度,降低冷侧流体的温度。
2.进出口管位置的确定,对于单流程布置的板式换热器,为检修方便,流体进出口管应尽可能布置在换热器固定端板一侧。30年代初,瑞典首1次制成螺旋板式换热器,随后英国制造出板翅式换热器,由铜及其合成材料制成,用于飞机发动机散热。介质的温差越大,流体的自然对流越强,形成的滞留带的影响越明显,因此介质进出口位置应按热流体上进下出,冷流体下进上出布置,以减小滞留带的影响,提高传热效率。
3.提高传热效率,板式换热器是间壁传热式换热器,冷热流体通过换热器板片传热,流体与板片直接接触,传热方式为热传导和对流传热。提高板式换热器传热效率的关键是提高传热系数和对数平均温差。
4.提高换热器传热系数只有同时提高板片冷热两侧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污垢层热阻,选用热导率高的板片,减小板片的厚度,才能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