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使用数据水印
缺乏数据库版权保护措施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加大,在大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看似无规律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商业信息。因而,也需对这种隐含有重要商业信息的大型数据库进行版权保护,以防止从中获利。
此外,一些数据库应用需要将数据库产品出售给客户(如地理信息系统中一般就包含价格不菲的空间
电子水印数据库系统
为什么要使用数据水印
缺乏数据库版权保护措施随着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量急剧加大,在大量的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从看似无规律的数据中挖掘出有用的商业信息。因而,也需对这种隐含有重要商业信息的大型数据库进行版权保护,以防止从中获利。
此外,一些数据库应用需要将数据库产品出售给客户(如地理信息系统中一般就包含价格不菲的空间数据库),一些数据库业务(如数据挖掘等)需要向合作伙伴提供完整的数据,这些都需要严格的数据库版权保护措施才可数据外发使用。
数据水印保护数据安全
在当今网络信息发展迅速的时代,大数据包含有巨大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在利用这些数据资源的过程中,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如业务部门数据交换、组织结构间的数据交换、数据外包泄漏等。数据一旦流入低安全域,复杂的环境使得数据安全难以控制,这也导致了数据泄漏事件频发。一旦发生了数据丢失泄漏,如果不采取有效的安全控制和版权保护,将会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因此,预防固然重要,但是泄漏发生后的溯源同样重要。数据水印可以在数据泄漏发生后可溯源到操作数据用户身份、作业及泄露范围和渠道,从而提高数据共享和交换中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水印
数据开放共享能促进数据价值的释放,然而也带来更多的数据泄露风险。同一份数据的共享(或多次分发过程)往往涉及到多个数据接收机构,若其中一方由于安全失责原因导致了数据泄露,数据泄露后如何正确溯源到真正的泄露方呢?这是溯源的第二类场景,如图4所示:分发机构在原始数据库嵌入不同的水印信息(如机构ID、时间戳)给不同的接收机构。一旦发生相关的数据泄露,分发机构可提取泄露数据库的水印信息,通过溯源取证,进而对泄露主体进行追责。从合规视角看,针对组织机构的泄露溯源可促进数据接收方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强化接收方实施相应级别的安全措施。
数据水印详细介绍
一般而言,有别于传统非构造类文档,数据水印对水印不由此可见性及其水印规定更高。数据水印在数据文档(数据库、文本文档、表格等)中内嵌的水印,需含有数据接受方等标示信息、隐型标识,且不容易被看到也不容易被毁坏。假如发生了数据泄漏,可以时间从泄漏的数据中获取水印标示,并根据数据水印追朔复原全部泄漏的数据运转全步骤,追溯到实际操作数据客户、工作及泄漏范畴和方式。数据水印普遍的适用各个领域,例如机构、金融行业、教育业、电力企业等都是有十分急切的要求。与此同时,数据水印也达到《网络安全法》、等级保护测评2.0规范、《数据安全工作方法(征求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对比较敏感数据维护明确提出的规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