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周边叠合预制楼板单元,先预制成型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并使得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之间形成台阶空间,该台阶空间为现浇区。钢筋骨架从预制件层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预制件层板的方向延伸。在组装过程中,相邻的预制楼板单元之间的钢筋骨架连接,然后在现浇区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将钢筋骨架覆盖。与现有的在底层楼板的基础上浇筑上层整个平面的混凝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
预制装配式房屋施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周边叠合预制楼板单元,先预制成型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并使得预制件基板和预制件层板之间形成台阶空间,该台阶空间为现浇区。钢筋骨架从预制件层板的边缘向远离所述预制件层板的方向延伸。在组装过程中,相邻的预制楼板单元之间的钢筋骨架连接,然后在现浇区浇筑混凝土,浇筑的混凝土将钢筋骨架覆盖。与现有的在底层楼板的基础上浇筑上层整个平面的混凝土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预制楼板仅需浇筑现浇区的混凝土,省略了预制件层板的现浇工作,因而现场浇筑所需要的混凝土体量较小,节约了人力、节省了时间并且成本相对较低。

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力的干扰,因此,建筑整体结构的对于其使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施工前,对于构件进行科学的拆分是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环节。构件拆分不仅仅在于了解主体结构的受力情况,同时还会对建筑的功能、建筑的平立面、预制构件承载能力以及工程造价等等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构件拆分进行审查工作时,应严格按照“模数协调原则”来检查各个预制构件的尺寸,拆分位置的程度,大限度地减少预制构件的种类,从而优化建筑的整体结构,使方案的设计努力得到质量好、功能高、既经济又实惠的佳方案。
1. 叠合板的拆分设计
(1)预制叠合板的平面拆分设计在满足结构计算及其现有相关规范要求外,还要考虑现场施工和工厂制作的综合因素,考虑标准化、模数化定型。本项目通过各方面分析,终得出采用双向板拆分构造,保证每个相同户型单元的预制板块规格相同,且不同单元的预制板块尽量统型或者遵循一定的模数化要求,图1为平面拆分局部示意图。
(2)与传统现浇结构施工图不同的是,装配式结构施工图设计中要结合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等全的知识,对楼板上的所有预留、预埋件进行,并做到结合各知识的标准化统型,从而满足工厂生产的预制构件上各条件一次成型定位,无需现场施工二次处理。

半预制综合管廊是综合现浇工艺优势与预制工艺优势而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型管廊施工工艺,目前已在包头市新都市区综合管廊工程使用。半预制综合管廊工艺原理:先现场或者工厂预制综合管廊的板部分,板分块大小根据吊装能力和现场情况确定,以保证施工的安全、方便、快捷为目的,板的设计还要考虑拼缝和防水的要求,板两侧要预留后浇带钢筋,综合管廊的底板及侧墙采用传统的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施工工艺,分段长度与现浇工艺的分缝长度一致,现浇底板及侧墙完成并且强度达到要求后,吊装安装管廊板,浇筑后浇带混凝土,使得管廊形成闭合框架的整体结构,之后进行板拼缝处理和防水及保护层施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