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斗拱
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而古建中的梁均为简支梁,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这一构件就诞生了;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中梁与柱均为刚结,梁承担抗震作用,从而架空了斗拱这一构件;而现在屋面工程大部分采用现浇整体式,所以檩、椽等构件也成为非必须构件,可以取消。这样会对外立面产生影响,
古建筑木斗拱
古建筑斗拱
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而古建中的梁均为简支梁,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这一构件就诞生了;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中梁与柱均为刚结,梁承担抗震作用,从而架空了斗拱这一构件;而现在屋面工程大部分采用现浇整体式,所以檩、椽等构件也成为非必须构件,可以取消。这样会对外立面产生影响,所以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成为整个工程中关键的节点。
装饰仿古斗拱通病
东林寺位于福建仙游枫亭镇,大殿顶上选择了万字莲花图案,浅雕木纹色吊顶主板采用24K金进行贴金处理,使得金色部分更加耐久常年。整体古朴大气,加上万字的花艺文化更加浓郁。大殿中间三个藻井部分也是使用24K金进行贴金处理,藻井的运用使得整体大殿的庄严之气更加浓厚,藻井周边装饰雕花工艺细致,中间的龙形浮雕栩栩如生,由下至上庄严肃穆,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对斗拱认知的不断改变,工匠们总能赋予其时代的美感,除了传统木构建筑,我们在石窟、塔、墓室、牌坊、门楼,甚至在民国和现代建筑的外立面上也常见斗拱的身影,斗拱的装饰特性,使其在构建时代特征的同时,也让国人感到亲切。
文化源远流长,很难用一个具象来表达文化的精髓,因此必须从总体意象中提炼,斗拱不仅承载了各式的屋顶,同时承托了人千百年来栖身之所的审美心绪,而对斗拱的诠释仍需要建筑师的不懈努力。
其实斗拱的结合 一点也不复杂,斗上置拱,拱上置斗,斗上又置斗, 重复交叠,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 简单的斗拱 一旦开始结合 ,却非常复杂,斗拱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榫卯。
紫禁城古建筑的斗拱类型很丰富,如位于两根立柱之间的斗拱称为平身科斗拱,位于柱顶之上的斗拱为柱头科斗拱,位于建筑四个转角部位的斗拱称为角科斗拱等。斗拱的初始功能是支撑屋檐,并把屋顶的重量往下传递给柱子。其历史发展过程是由构造简单到复杂,功能由纯粹的支撑到集建筑力学、美学于一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