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一般还不针对汽车配件这一块,有当地的一个汽车配件厂商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他们打印一个配件,当时我们商量,建模的事情,汽车厂商需求量挺大的,我们免费给他们建的模,然后打印测试,测试后简单处理一下,他们拿回去安装测试,果然能用,当时我就想3D打印应用领域真的很广泛,我们打印出来价格也比较便宜,几十块钱一个,事后我上网搜索这款配件,卖到好几百呀,还是挺暴利的。
3D打印手板模型制作公司
3D打印,一般还不针对汽车配件这一块,有当地的一个汽车配件厂商找到了我们,让我们帮他们打印一个配件,当时我们商量,建模的事情,汽车厂商需求量挺大的,我们免费给他们建的模,然后打印测试,测试后简单处理一下,他们拿回去安装测试,果然能用,当时我就想3D打印应用领域真的很广泛,我们打印出来价格也比较便宜,几十块钱一个,事后我上网搜索这款配件,卖到好几百呀,还是挺暴利的。
我们打印的东西,成本还是很低的,给商家免去了开模的费用,这就是3D打印的魅力吧,事后我又走访了,汽车配件批发市场,跟他们聊3D打印几乎没人知道这个行业,我一一介绍,说实话问了很多家,除了一些低成本的零件我们3D打印确实比他们成本高,但是有一些塑料配件就不是这样,就是比较复杂的塑料配件很小也不大,但是他们拿货价比我们高不少,所以跟他们聊这些产品,他们很感兴趣,能帮他们节约成本的事情他们也愿意跟我聊。
我就拿回去几个做了3D扫描建模,打印测试拿回去给他们测试,质量还是不错的,所以我掌握了一些汽车配件的客户,所以愈发觉得3D打印应该更广泛的在汽车配件得到运用,虽然代替了不了便宜的零件,但是稍微复杂贵一点的零件还是有帮助的,所以大家有需要配件的批量化的可以找我咨询一下,需要量大的可以帮您建模长期合作,帮您节约成本。
原型技术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新型综合制造技术。8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产品造型和设计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然而在产品设计完成后,批量生产前,必须制出样品以表达设计构想,获取产品设计的反馈信息,并对产品设计的可行性作出评估、论证。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时间就是效益。为了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从产品开发到批量投产的整个过程都迫切要求降低成本和提高速度。原型技术的出现,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途径,倍受国内外重视。

由于种种原因,在需求分析阶段得到完全、一致、准确、合理的需求说明是很困难的,在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就地使其“实现”,通过原型反馈,加深对系统的理解,并满足用户基本要求,使用户在试用过程中受到启发,对需求说明进行补充和化,消除不协调的系统需求,逐步确定各种需求,从而获得合理、协调一致、无歧义的、完整的、现实可行的需求说明。又把原型思想用到软件开发的其他阶段,向软件开发的全过程扩展。即先用相对少的成本,较短的周期开发一个简单的、但可以运行的系统原型向用户演示或让用户试用,以便及早澄清并检验一些主要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再开发实际的软件系统。

原型技术概念即RP(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79年,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中川威雄发明了叠层模型造型法,1980年小玉秀男又提出了光造型法,该设想提出后,由丸谷洋二于1984年继续研究,并于1987年进行产品试制。
1988年,美国3D Systems公司推出原型实用装置—激光立体造型即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并以年销售增长率为30%~40%的增幅在世界市场出售。随着扫描振镜性能的提高,以及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原型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于1994年正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