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王时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电气工程总结及写作《建筑物防雷设计》一书时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六项重要因素,这对我国建筑防雷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
二、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
雷电检测业务部门
防雷是一项系统工程。王时煦先生早在1960年作电气工程总结及写作《建筑物防雷设计》一书时就提出了建筑物防雷设计的六项重要因素,这对我国建筑防雷规范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接闪功能
指实现接闪功能所应具备的条件,包括接闪器的形式(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耐流耐压能力、连续接闪效果、造价以及接闪器与建筑物的美学统一性等。
二、分流影响
指引下线对分流效果的影响。引下线的粗细和数量直接影响分流效果,引下线多,每根引下线通过的雷电流就小,其感应范围就小。引下线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规范中的规定。当建筑物很高,引下线很长时,应在建筑物的中间部位增加均压环,以减小引下线的电感电压降。这不仅可以分流,而且还可以降低反击电压。
合理布线
指如何布线才能获得好的综合效果。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系统与这些管线的关系。为了保证在防雷装置接闪时这些管线不受影响,
首先,应该将这些电线穿于金属管内,以实现可靠的屏蔽;
其次,应该把这些线路的主干线的垂直部分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中心部位,且避免靠近用作引下线的柱筋,以尽量缩小被感应的范围。在管线较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还需要两端接地。
第三,应该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及航空障碍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防止雷电波侵入。除考虑布线的部位和屏蔽外,还应在需要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压敏电阻等浪涌保护器。因此,设计室内各种管线时,必须与防雷系统统一考虑。

防雷产品的质量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区分
是否具有良好的绝缘和密封性能。 对于防雷产品来说,仅仅将电流排到地面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电流在引流过程中泄漏,受保护对象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虽然大多数生产防雷产品的制造商在生产过程中会严格控制工艺,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制造商生产的产量完全达到标准,所以在区分防雷产品的质量时,我们也可以从绝缘和密封性能是否良好开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