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离孔底距离不要超过50cm。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的测量:在清孔之后,用测锤就可以测量沉渣厚度。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 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以上介绍的关于导管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更多
桩机导管厂
导管离孔底距离不要超过50cm。
钻孔灌注桩孔底沉渣的测量:在清孔之后,用测锤就可以测量沉渣厚度。灌注桩系是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 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依照成孔方法不同,灌注桩又可分为沉管灌注桩、钻孔灌注桩和挖孔灌注桩等几类。
以上介绍的关于导管的信息,希望能对大家有更多的帮助。
导管法灌注桩基混凝土的注意事项:
(1)、混凝土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含砂率在40~50%之间,粗骨料宜用不大于3.8厘米的卵石,水灰比控制在0.44左右,混凝土中可掺入缓凝、塑化等外加剂。
(2)、保证灌孔前泥浆的密度和均匀。
(3)、计算好导管长度和混凝土顶面的高程,确保混凝土拌合和运输的通畅。
2、导管法浇筑是将混凝土拌合料通过导管下口,进入到初期浇筑的混凝土(作为隔水层)底部,新浇筑的混凝土顶托着初期浇筑的混凝土上升和向周边扩展的水下混凝土浇筑方法。
规范规定:
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本条用词“宜”,并不是强制规定。导管的埋置深度首先是防止导管拔脱了,桩内夹层或者断桩。埋置深度太大又容易卡导管,导管拔不上来并且容易使钢筋笼上浮。看混凝土的灌注速度,还得在砼初凝之前灌入新砼。规定的2~6m也不是说zui大规定6m,只要能保重桩的质量。埋深多少都行。但是,如果你保证不了,还是老老实实的按照规范的建议控制。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进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进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确认导管埋深,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公道埋深。此时要留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不返出浆时可以适当缓慢向上提拔震动导管,迫使混凝土灌注。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宜使导管埋得较深。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所以埋管深度一般应控制在2到6m,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四周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留意灌注速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