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活性炭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兽骨/血活性炭、矿物原料活性炭、合成树脂活性炭、橡胶/塑料活性炭、再生活性炭等;活性炭按外观形态可分为:粉状、颗粒状、不规则颗粒状、圆柱形、球形和纤维状等。去味活性炭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
去味活性炭颗粒
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活性炭按原料来源可分为:木质活性炭、果壳活性炭、兽骨/血活性炭、矿物原料活性炭、合成树脂活性炭、橡胶/塑料活性炭、再生活性炭等;活性炭按外观形态可分为:粉状、颗粒状、不规则颗粒状、圆柱形、球形和纤维状等。去味活性炭颗粒具有比表面积大,活性高,微孔发达,脱色力强,孔隙结构较大等特点。孔隙结构大,能有较吸附液体中的颜色等较大的各种物质、杂质。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活性炭,更换周期一般为2至3个月,视具体使用情况而定。活性炭具有很高的微孔度,因此1克活性炭可提供600至1200平方英尺的表面积,活性炭所具有的对悬浮物的截留能力来自活性炭所提供的表面积。流速低时,机组的过滤能力主要地来自活性炭的筛除作用,而流速快时,过滤能力来自活性炭颗粒表面的吸附作用,在过滤过程中活性炭所提供的颗粒表面积越大,对水中悬浮物的附着力越强
活性炭是一种黑色粉状,粒状或丸状或无定形具有多孔的碳。去味活性炭颗粒其主要有木材、果壳、煤等经过高温活化而成。去味活性炭颗粒一般按照活性炭基材分为,煤质活性炭,木质活性炭,壳类活性炭,由于原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了不同材质的活性炭有不同的吸附孔径,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煤质活性炭,是由煤及新疆煤,采用斯裂普炉、经过水蒸气而成,由于煤本身的特性,生产出来的活性炭属于微孔发达的产品,孔径一般小于2nm;2、木质活性炭,是由杉木或者松木,采用磷酸或者氯化锌浸泡,通过回转炉自自发热生产而成,由于活化剂能够将木屑本身的孔隙增大,故此方法生产的活性炭孔隙比较大,孔径一般在50nm以上;3、壳类活性炭,是由杏壳、枣壳、棕榈壳及椰壳为原材料,经过转炉高温活化而成,由于原材料本身具有很好的孔隙,且分布比较均匀,此法生产的活性炭,属于过渡孔比较发达的产品,孔径一般在2-50nm之间。去味活性炭颗粒化学氧化再生法主要指湿式氧化法,主要用于粉状活性炭的再生。其工艺流程是:将饱和失效的粉状活性炭用高压泵送入换热器,再经水蒸气加热器送人再生反应器。在220℃、5.3MP。的高温、高压条件下,活性炭吸附的有机物与送入塔内的空气中的氧发生氧化分解反应,使活性炭得到再生。再生后的炭经换热器冷却后,送入再生储槽待用。湿式氧化法具有适用范Χ广(包括对污染种类和浓度的适应性)、处理、二次污染低、氧化速率快、装置小、可回收能量和有用物质等优点。
去味活性炭颗粒有不同的类型和型号,那么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活性炭根据构成可分为煤质和果壳质,根据碘值不同可以分为600、700、800、1000碘值等。
去味活性炭颗粒加工工艺不同 竹炭只经过炭化阶段,而活性炭除炭化工艺外,还要经过酸洗和烘干阶段.去味活性炭颗粒微观结构千差万别。去味活性炭颗粒比表面积大小不一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所占有表面积的大小.即1克炭的表面积与所有孔隙面积的总和.烧制温度在500℃以上的竹炭,比表面积在150㎡/g至350㎡/g之间;而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活制成的活性炭,比表面积可达到900m2/g甚至2000m2/g以上.因孔隙结构越发达,比表面积越大,其吸附功能越强,因此总体上活性炭比竹炭的吸附性更强.去味活性炭颗粒硬度相差较大 竹炭密度大,硬度高,不易碎,适合做的家纺用品;而不同材质的活性炭硬度大不一样,椰壳活性炭硬度高,而用竹子生产活性炭具有比重轻,细软,易碎,故不适宜用于性要求高的产品.去味活性炭颗粒生产成本差异很大 竹炭只需一次炭化过程,而活性炭还需要一个活过程,其成本比竹炭要高许多,约为竹炭的3—5倍.因此产品售价也是竹炭的3-5倍.去味活性炭颗粒原料及其消耗不一样 活性炭的原料消耗一般比竹炭高3-5倍,比如6t毛竹可烧制1t竹炭,但3-5t竹炭才能加工1t竹制活性炭.当然椰壳活性炭的原料成本将更高,但效果越更好.去味活性炭颗粒形状不一 竹炭千姿百态,有筒炭、片炭、碎炭、颗粒炭、炭粉等等,使用范围很广,去味活性炭颗粒吸附对象有差别 竹炭的孔隙以大孔为主,而活性炭就大不一样了,物理法活性炭以微孔占地位、化学法的活性炭中大孔占地位,不同的工艺生产出来的活性炭大不一样。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