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尖间隙对微涡轮叶栅内流影响机理与叶尖逆向涡控研究
(1)将新型非接触式压敏涂料测压技术应用在毫米尺度流场领域,自主研制该测压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包括设计基于LED阵列的激发光源系统、加装显微放大系统、喷涂及热处理设备;设计了压敏涂料测压技术的标定系统并完成典型压敏涂料的标定实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毫米尺度流场领域的压敏涂料测压系统,应用该测压系统研究了毫米尺度微涡轮叶
叶片振动测量系统
叶尖间隙对微涡轮叶栅内流影响机理与叶尖逆向涡控研究
(1)将新型非接触式压敏涂料测压技术应用在毫米尺度流场领域,自主研制该测压系统的部分子系统,包括设计基于LED阵列的激发光源系统、加装显微放大系统、喷涂及热处理设备;设计了压敏涂料测压技术的标定系统并完成典型压敏涂料的标定实验;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毫米尺度流场领域的压敏涂料测压系统,应用该测压系统研究了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低雷诺数及叶尖间隙对吸力面压力的影响。主要针对变速下同步振动、恒速下同步振动以及恒速下异步振动三种情况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振动参数辨识方法,并获得发明专利两项。
(2)以数值模拟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低雷诺数流动特征,揭示了微叶栅通道主要二次流的形成、发展及其相互作用;毫米尺度叶栅低雷诺数时通道涡中心总压损失明显高于常规尺度叶栅,通道涡沿程在栅距方向的影响范围明显增加;在10%轴向弦长之后毫米尺度微叶栅拟S3截面平均总压损失大于常规尺度叶栅,且60%轴向弦长之后平均总压损失急剧上升,远超常规尺度叶栅。选择1,MHz的中频频率将信号带宽提高到200,kHz,并设计了峰值采集控制时序以提高系统测量效率。
(3)研究了叶尖间隙对毫米尺度微涡轮叶栅流场的影响及其影响机理,发现叶尖间隙内叶片前部气流在吸力面出口已掺混均匀,而在叶片后部速度没有完全掺混,出口为混合速度层;随着叶尖间隙增大,叶尖泄漏流量成比例增加,叶片受到的周向载荷减小,M1=0.1时,叶尖间隙每增加1%,叶尖泄漏流量平均增加17.5%,周向载荷平均降低2%。为了改善装配过程中叶尖间隙一直以来采用塞尺测量带来的效率低和精度不高,甚至对叶片石墨涂层挂伤的缺点,依据如今碰壁发展的光学影像测量技术和运动控制技术,突出了一种利用光学影像测量装配过程中叶尖间隙的非接触测量方法。压敏涂料测压技术对不同叶尖间隙吸力面的测量结果表明5%叶尖间隙吸力面压力分布与10%、15%叶尖间隙吸力面压力分布明显不同,在吸力面后部靠近叶顶处出现高压力区域,与其他间隙时泄漏形成的低压区现象相反。
一种叶轮机械叶片故障叶间距监测诊断法
一种叶轮机械叶片故障叶间间距监测诊断法,涉及叶轮机械叶片故障的监测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测量精度达到了15μm,与其他叶尖间隙测量以及影像测量系统相比,该方法不仅精准度有所提高,而且移植性好、成本低。该方法包括转动叶轮机械,在计算机的“程序”中选叶轮机械叶片故障叶间间距监测诊断软件,显示该软件的主画面,在其上选叶间间距监测诊断法按钮,输入被测叶轮机械的叶片数目,确定叶片类型,将叶片脉冲信号和鉴相脉冲信号进行放大、滤波,送计算机,显示叶片信号脉冲图,鉴相信号脉冲图和故障诊断图,观察故障诊断图,并对叶片故障进行发现分析判断。本发明测量时可靠性高,测量准确性高,能诊断叶片的多种故障,简单易懂,实现容易,广泛用于各种叶轮机械叶片故障叶间间距监测诊断。
GSK980TD车床控制系统为例
反向间隙参数调整
以广数GSK980TD车床控制系统为例。BCMS采用了主动驱动屏蔽技术、微弱信号低噪放大技术、低噪低电容传输电缆技术实现了高速电容信号处理,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相同水平。测量前先把X与Z方向的反向间隙数值清 零,操作方法:按面板上的“设置”→ 按字母“L”把参数开关变为 “开”,→按“录入”→按“参数”→按翻页键 找到 034(035),移动箭头使光标在034(X方向反向间隙补偿)或035 (Z方向反向间隙补偿)中→ 输入“0”→ 按“输入”即可把034与 035参数清零。修改完成后,按面板上的“设置”→ 按字母“W”把参数开关变为“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