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太阳能路灯应用规模扩大
太阳能路灯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突出
由于太阳能路灯多安装在偏远地区,后期巡检维护工作量大,设备也缺乏统一管理
智联信通推出太阳能路灯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助力太阳能路灯统一智能化管理
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获得广泛应用
太阳能照明智能管控
为更好改变传统太阳能路灯管控维护难题,智联信通依托
太阳能光伏提水设备工程
随着太阳能路灯应用规模扩大
太阳能路灯管理中的诸多问题也日渐突出
由于太阳能路灯多安装在偏远地区,后期巡检维护工作量大,设备也缺乏统一管理
智联信通推出太阳能路灯智能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助力太阳能路灯统一智能化管理
并在国内外多个城市获得广泛应用
太阳能照明智能管控
为更好改变传统太阳能路灯管控维护难题,智联信通依托自身物联网技术优势,通过远程终端控制设备-太阳能照明管控平台,搭建太阳能照明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工作情况、设备运行情况,提升太阳能路灯远程智能化管控水平,达到更、便捷的运维层次。


部分:地基施工
一、太阳能监控施工地点选择
首先对安装施工地点气候及周围环境考察,确定施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施工地点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2、安装地点必须排水顺畅
3、如果距安装地点10米内存在河流、水坑等低洼积水点,则地基点必须高于积水点50年内水位;
4、安装地点地下不能铺设有电缆、光缆等公共设施,影响施工安装。
立杆地基施工:
1)、熟读太阳能立杆地基图纸及技术要求;
2)、拉线,划点确定灯具安装点,相邻两点直线距离误差±0.5m;
3)、清除灯具安置处的杂物,依据地基图,画线确定地基坑长度及宽度。地基长边或短边的中心线必须垂直于路面走向。;
4)、依照太阳能立杆地基图开挖地坑。地基坑深度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当土质原因等造成地坑深度与设计坑深度偏差+100mm以上时,超过的+100mm 部分可采用填土夯实处理,分层夯实深度不宜大于 100mm,夯实后的密度不应原状土。
5)、检查地坑是否有局部软弱土层或孔穴,如若存在应挖除后用素土或灰土分层填实;抹平地坑四周;
负载功率确定:
确定太阳能发电功率及配置的前提是确定前端需要供电设备(负载)的功率及耗电量。通过实验检测手段我们可以确定负载的总功率P1,P1主要包括:摄像机及其加热器和无线设备功率以及逆变器转化的功率损失。实验检测得到的总功率P1,由此可以确定负载的日耗电量W1为:W1= P1*24.
若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组采用12V供电系统电压,则负载设备日耗蓄电池电容量:Q1=W1/12V=2*P1(AH)
太阳能电池方阵设计:根据负载设备日耗电量以及系统采用离网供电方式计算太阳能电池板数量。本设计拟采用单组电压为12V,单块功率为P2(W)的太阳能电池板。在忽略充电损耗的情况下,按每天平均日照时间3h计算,则单块太阳能板的日发电量为:
P2*3=3*P2 (Wh)
一般情况下充电损耗比率为10%左右,那么单块太阳能板的实际日发电量为:2.7* P2.
因此需要太阳能板的数量:
n=W/2.7P2≈9 *P1 /P2.
注: (设计时采用进一法取整).
如果考虑到设计系统为离网光伏发电系统,保证系统在冬天发电量比较低的情况下应考虑冬天日照时间每天为2.5小时 ,则:n≈11*P1/P2.
如果考虑阴雨雪天及衰减、灰尘、充电效率、雾霾等的损失等情况下的损失,以及考虑到阴雨天用电之后的蓄电池充电,应根据充满蓄电池天数相应增加太阳能电池板设计数量.
注:按照3天阴雨天电池板数量相应增加50%左右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