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
(1)边缘层是基础
边缘层通过对海量设备的连接和深层次的数据采集,以及异构数据的协议转换、边缘处理、云端协同,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基础。在工业领域,由于协议和规约不同,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连接存在原生壁垒,成为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强化协议转换能力成为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GE PredixMachine利用OPC UA
工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应用
工业互联网平台功能架构
(1)边缘层是基础
边缘层通过对海量设备的连接和深层次的数据采集,以及异构数据的协议转换、边缘处理、云端协同,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基础。在工业领域,由于协议和规约不同,不同厂商设备之间的连接存在原生壁垒,成为制约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强化协议转换能力成为平台的重要发展方向。例如GE PredixMachine利用OPC UA技术实现不同工业网络协议的转换。其次,强化边缘与云端协同能力是另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例如ThingWorx平台将云端模型导入边缘设备进行实时分析,并根据反馈数据进一步优化云端模型,实现双向迭代。
(2)平台层是核心
平台层基于通用PaaS叠加大数据处理、工业数据分析、工业微服务等功能,构建可扩展的开放式云操作系统。一是提供工业数据管理能力,将数据科学与工业机理结合,帮助制造企业构建工业数据分析能力,实现数据价值挖掘;二是把技术、知识、经验等资源固化为可移植、可复用的工业微服务组件库,供开发者调用;三是构建应用开发环境,借助微服务组件和工业应用开发工具,帮助用户构建定制化的工业App。
(3)应用层是关键
应用层提供从设计、生产、管理到服务的全流程性业务应用,构建良好的工业App环境,使开发者基于平台数据及微服务功能实现应用。形成满足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工业SaaS和工业App,实现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价值。
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总体情况
平台是工业互联网的核心之所在。近年来,在支持引导、企业应用和研发加速等因素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平台得到了较快发展,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新统计,目前各类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近 60 万台/套, 沉淀了行业知识并孵化出了一批新型工业 APP,解决了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
如何发展好工业互联网平台?
工业互联网这张大网如今已经覆盖了大半个制造业了,它以智能技术为主要支撑,通过打通设计、生产、流通、消费与服务环节,构建基于云平台的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服务体系,支撑制造资源的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配置,赋能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虽然在政策引导和企业数字化转型驱动下,我国工业互联网已经进入了发展期,形成了一个个平台,但其中真正有效益增长的并不是很多,那么阻碍我们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是大多数平台都缺乏应用场景来展现自身实力。市面上成功的平台要不就是有强大的后盾(母公司),要不就是自身有过硬的技术产品,再加上我国本身在工业基础和工业专有技术方面与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多数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工业机理模型和技术方面沉淀不足的原因,平台之间几乎出现资源垄断的情况,小的平台根本无法生存。
再者就是企业自身的数字化水平不高。目前我国企业数字化基础总体上较为薄弱,不同类型的企业基础数字化能力参差不齐。企部之间、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跨领域各类生产设备与信息系统之间还存在很多“信息孤岛”,导致制造资源的数据难以实现集成和共享,影响了进一步的协同应用。
所以要想发展好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仅仅是要强化平台建设,还要强化企业上云和平台的试点应用。平台建设是工业全要素全链条的枢纽和工业资源配置的核心,不可或缺,但一味地只发展,没有场景使用,那也是白费力气。应该根据政策,大力推动企业上云,推进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让企业能用起来,实现“造”与“用”的良好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