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入岩的基本常识,怎么干才能节省子
风化程度
岩石风化与单轴/三轴抗压强度、RQD数值(岩芯完整度)、裂隙,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风化级别必须了解,特别是钻具钻齿选配,取芯几率等。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低,例如:化强度高于强风化,强风化高于全风化,但还要看其是何种岩石,因其不同的岩石成因,例如岩浆岩其强风化级别与其沉积岩化强度差不多,有句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
正规学铲车培训
旋挖入岩的基本常识,怎么干才能节省子
风化程度
岩石风化与单轴/三轴抗压强度、RQD数值(岩芯完整度)、裂隙,都有密切关系。因此风化级别必须了解,特别是钻具钻齿选配,取芯几率等。岩石风化程度越高,其强度越低,例如:化强度高于强风化,强风化高于全风化,但还要看其是何种岩石,因其不同的岩石成因,例如岩浆岩其强风化级别与其沉积岩化强度差不多,有句老话说的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裂隙
岩层的不同层理、劈理、节理裂隙影响着岩芯完整度,可能没有层理裂隙导致岩芯不断,因此未能将岩芯取上来;可能因其节理或劈理裂隙,导致岩芯轴向劈裂(两瓣了),未能将岩芯取出,总之层理裂隙利于岩芯断,但裂隙不能极其发育,否则无法取芯。
5个常见的旋挖故障所对应维修方法
一旋挖钻机器动力头扭矩不足
故障现象:旋挖钻机器在钻孔施工的时候动力头扭矩不足,动力头正转、反转转速都不够,动力头马达和减速机器运转的时候存在异响。
故障分析:动力头扭矩不足,可以从液压和机器械两方面考虑:1.液压系统液压油压力不足;2.动力头马达故障、减速机器故障或齿轮箱故障等。
故障理由:
1.先导压力不足或者溢流阀调定压力过低;
2.动力头马达损坏或者液压油泄漏量大;
3.动力头减速机器零部件受损;
4.动力头齿轮箱机器械装置损坏。
排故方法:
1.检测液压系统主系统压力正常,表示液压系统没存在问题,考虑机器械损坏;
2.在检测液压系统的过程中,发现动力头运转的时候减速机器和马达存在小范围的周期性异响。拆卸动力头马达,检测马达及输出轴,正常;
3.拆下减速机器,拆卸减速机器。注意:拆卸的时候,应当保持拆卸环境的清洁,注意拆卸顺序,以便安装。仔细检测减速机器内部,结果发现齿轮损伤。拆卸减速机器的时候应注意零部件排列顺序,所存在螺栓垫片和零部件都要清洗一遍,同的时候在安装的时候要保持减速机器内部清洁;
4.换下损坏的齿轮,重新安装减速机器和马达,恢复钻机器动力头,钻机器恢复正常工作。
排故体会:动力头减速机器机器械损坏会引起动力头输出扭矩不足,而且能听见异响,一定要注意及的时候发现问题,防止损坏范围扩大。
全套管钻机+旋挖钻机钻孔咬合桩施工工法
钻孔咬合桩围护结构主要采用全套管钻机,通过套筒护壁钻进成孔,使用超缓凝混凝土,使得钢筋砼桩相邻桩体能够被套管切割而相互咬合,排列而成一个整体的墙体起到良好的止水效果,90年代在我国出现的新型深基坑支护的围护结构。
全套管钻机又称贝诺特(Benoto)钻机,由法国贝诺特公司于20世纪50年代初开发和研制而成,随后日、德、英、意等国引进和研制,机种和施工方法均有很大发展,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在海内外广泛采用,截止到1997年12月,日本已生产摇动式全套管钻机770台,全回转式全套管钻机433台。据日本基础建设协会1993年对31家施工单位的10.1万根灌注桩的调查,全套管工法占26%。目前在香港全套管钻机的成桩数的市场份额约占45%。
我国于二十世纪七十年始引进咬合桩工艺,九十年代中期由昆明捷程桩工公司首先在我国开始研制MZ系列摇动式全套管钻机,简称磨桩机(桩径为0.8、1.0和1.2m)。在昆明、温州、深圳、北京、南京、杭州及天津等地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捷程MZ全套管钻机施工咬合桩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MZ套管钻机在地下水丰富的密实的粉细砂地层中,冲抓锥受机械设备性能限制难以抓土,即使抓上的少量砂土也在提升时被地下水从抓锥的缝隙中冲漏下,因此无法成孔;且套管难以下压,套管超前入土深度不够,易发生“管涌”现象。为此研究采用旋挖钻机+套管钻机相结合的新工法,解决了上述施工难题,该咬合桩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灌注水下砼时如何防止断桩?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过程中,由于导管拔脱,泥浆进入导管内,致使孔内泥浆豁然迅速下降。
2)由于导管接头处密封不好,致使泥浆进入导管,若继续灌注,则会在砼中出现泥浆夹层。
3)由于导管埋置过深、当砼堵塞导管时处理时间过长、或灌注时间较长使先期灌注的砼凝固,导致导管不能提起。
4)在无破损检测中,桩的某一部位存在夹泥层。
2、原因分析:
1)砼坍落度小、离析或石料粒径较小,在砼灌注过程中堵塞导管,且在砼初凝前未能疏通好,不得不提起导管时,从而形成断桩。
2)由于计算错误致使导管底口距孔底距离较大,致使首批灌注的砼不能埋住导管,从而形成断桩。
3)在导管提拔时,由于测量或计算错误,或盲目提拔导管使导管提拔过量,从而使导管底口拔出砼面,或使导管口处于泥浆层或泥浆与砼的混合层中,形成断桩。
4)在提拔导管时,钢筋笼卡住导管,在砼初凝前无法提起,造成砼灌注中断,形成断桩。
5)导管接口渗漏致使泥浆进入导管内,在砼内形成夹层,造成断桩。
6)导管埋置深度过深,无法提起导管或将导管拔断,造成断桩。
7)由于其他意外原因造成砼不能连续灌注,中断时间超过砼初凝时间,致使导管无法提升,形成断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