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放牧:雏鹅养到两周龄后就可以放牧。首先放牧要先选择晴天,在附近饲养场的草地上放牧,啄食青草、晒太阳、适应外界环境,每次放牧以一小时为宜,随着日龄增加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四、 防疫:如果母鹅未经注射小鹅瘟,所产的雏鹅易患小鹅瘟病。因此必需进行防疫,初出壳的雏鹅每只注射一次抗小鹅瘟0.5毫升,8日龄再注一次小鹅瘟0.5毫升,这样对小鹅瘟可达到终身。此外,还
大鹅雏价格
三、 放牧:雏鹅养到两周龄后就可以放牧。首先放牧要先选择晴天,在附近饲养场的草地上放牧,啄食青草、晒太阳、适应外界环境,每次放牧以一小时为宜,随着日龄增加以后逐渐延长放牧时间。
四、 防疫:如果母鹅未经注射小鹅瘟,所产的雏鹅易患小鹅瘟病。因此必需进行防疫,初出壳的雏鹅每只注射一次抗小鹅瘟0.5毫升,8日龄再注一次小鹅瘟0.5毫升,这样对小鹅瘟可达到终身。此外,还要防治小鹅和仔鹅病。
乌鬃鹅有3种饲养模式:前期舍饲,后期放牧;前期舍饲,中期放牧,后期舍饲育肥;全程舍饲,适当结合放牧,此方式虽能使子鹅迅速生长,但由于消耗精料多,饲养成本高,所以在各地的养鹅生产中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鹅的生物学特性,提高经济效益。鹅舍的建筑要求十分简陋(育雏舍除外),只要能阻挡烈日暴晒、风雨侵袭即可。(三)注意根据养鹅数量确定种植牧草的面积按正常牧草的生产性能,每0.067公顷(1亩)牧草可产0.5~1.5万公斤鲜草,肉鹅育肥期按80天计算,可养鹅100~150只。但冬季要采取防风措施。

一、注意降温防暑
降温防暑是夏季肉鹅养殖的首要问题。肉鹅的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6~7只为宜,鹅舍温度不得超过26℃。生产中可采取下列降温措施:
1.保持鹅舍通风透气,并在地面撒上1厘米厚的细沙。
2.鹅舍外活动地搭凉棚遮阴。
3.在圈舍周围种植葡萄、丝瓜、南瓜等藤蔓攀援植物,让藤蔓爬满墙壁、房顶和凉棚,减少太阳辐射热传入圈舍。
4.天气过于炎热时,可向鹅舍周围地面喷洒冷水,也可向鹅身上轻轻喷射细雾状凉水。
1.4 防疫不合理
由于许多养鹅户还按着传统的散养模式饲养,对防疫程序及的正确使用还认识不够,易漏掉某种疫病,如小鹅瘟、鹅痘、禽等;或使用的方法、剂量、时间不正确,造成失败,成活率低。
1.5 饲养管理粗放
1.5.1 不重视育雏的温度
在育雏时掌握不好雏鹅对环境的要求。一般农户育雏时舍内温度、湿度过低,或温度忽高忽低,注意保温但不重视通风换气,同时密度过大。结果造成温度过低出现压死鸡现象,鹅生长缓慢,呼吸道疾病伴随发生,不但增加了率,还影响了鹅的生产性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