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主要指标包括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降低到0.7%和1.1%以下,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方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
水利信息化公司
《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从防汛抗旱减灾、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体制机制和制度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的目标。主要指标包括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年均经济损失占同期GDP的比重分别降低到0.7%和1.1%以下,新增供水能力400亿立方米左右,全方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国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主要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等。以上指标中,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约束性指标,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预期性指标。
保障体系;包括安全防护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标准规范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技术研究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1、安全防护体系:采取信息安全主动防护策略,推广等级保护,健全风险评估,建立信息安全应急、通报管理等机制和应急预案体系,具备调度灾备功能。2、标准规范体系:建设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应用、信息安全和管理运行等相关标准,推进信息化项目规范化管理。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信息化发展到第四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主要在管理信息化方面,企业资源计划、资产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供应链管理、集团控制、人财物集约化、全方面预算管理等全方面展开。围绕管理,进行企业业务流程的重新梳理、变革和重组,组织扁平化和精益化管理,不断降低成本,提高了效益,通过信息化支撑企业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的价值,zui终建立起信息化企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