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这是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颗粒度的测量方法:取约200~500ml的厌氧污泥,静置后排出上清液,记录体积为V1,然后像“淘米”一样,反复用清水将絮状污泥洗出,留下颗粒污泥,记录体积为V2,V2/V1就是颗粒度。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
厌氧污泥费用
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这是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颗粒度的测量方法:取约200~500ml的厌氧污泥,静置后排出上清液,记录体积为V1,然后像“淘米”一样,反复用清水将絮状污泥洗出,留下颗粒污泥,记录体积为V2,V2/V1就是颗粒度。

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中。据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说,局部氢的高分压是诱导微生物产生胞外多聚物从而与细菌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带电基团的静电吸引及物理接触等架桥作用,构成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物絮体,从而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而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氢的利用,使反应器无法建立高的氢分压,从而不利于形成颗粒污泥。

当废水中的某种或多种营养元素缺乏时,将会严重影响产甲1烷菌的活性。这是因为,对厌氧污泥,尤其是厌氧颗粒污泥来说,产甲1烷菌位于颗粒污泥的中心部位,水解酸化菌则包裹在产甲1烷菌的外围,水解酸化菌较产甲1烷菌更容易获得这些元素来进行新陈代谢,再加之水解酸化菌的生殖速率又远远高于产甲0烷菌,使得废水中原本不足的营养元素被水解酸化菌利用殆尽。

厌氧处理方法对营养物的需求量小。一般认为,若以可以生物降解的COD(CODBD)为计算依据,好氧处理方法中氮和磷的需求量比例为CODBD:N:P=100:5:1。而厌氧处理方法为CODBD:N:P=(350~500):5:1。有机废弃物中一般含已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及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厌氧处理方法可以不添加或少添加营养盐。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