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及防雷知识简介
一、雷电的形成
产生雷电的基本因素是雷云一种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云,雷电就是雷云对地面或雷电之间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雷雨季节里,地面上的水分随着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冷空气相遇,上升气流中的水蒸气凝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而其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微小的水滴带负电,小水
防雷检测施工
雷电及防雷知识简介
一、雷电的形成
产生雷电的基本因素是雷云一种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云,雷电就是雷云对地面或雷电之间放电的一种自然现象。
在雷雨季节里,地面上的水分随着温度升高变成水蒸气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与冷空气相遇,上升气流中的水蒸气凝成水滴或冰晶,形成积云。而其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微小的水滴带负电,小水滴被气流带走形成带负电的云,留下较大的水滴形成带正电的云,这就是雷云的形成。雷灾发生时应及时向气象主管机构上报情况,以便及时处理,避免再次雷击。由于静电感应,雷云在大地表面会感应出与之对应的异性电荷,当二者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击穿放电,同理,带异性电荷的雷云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也会发生击穿放电。放电时伴随强烈的声音与电光,这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和看到的闪电。
什么是雷电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雄伟壮观而又有点令人生畏的放电现象,是发生在雷暴云(积雨云)、云与云、云与地、云与空气之间的击穿放电现象,常伴有强烈的闪光和隆隆的雷声。
雷电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因此常伴有强烈的阵风和暴雨,有时还伴有冰雹和龙卷风。积雨云顶部一般较高,可达20公里,云的上部常有冰晶。冰晶的凇附,水滴的破碎以及空气对流等过程,使云中产生电荷。
户外避雷方法
雷电通常会击中户外高的物体尖顶,所以孤立的高大树木或建筑物往往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大作时,在户外应遵守以下规则,以确保安全。
1.雷雨天气时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在户外空旷处不宜进入孤立的棚屋、岗亭等。
2.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
3.不宜在大树下躲避雷雨,如万不得已,则须与树干保持3米距离,下蹲并双腿靠拢。
4.如果在雷电交加时,头、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应赶紧趴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属饰品和发卡、项链等。
什么是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型雷呢?
雷电分直击雷、感应雷和球形雷。常见的是直击雷和感应雷。
答:直击雷顾名思义就是直接打击到物体上的雷电;感应雷即通过雷击目标旁边的金属物等导电体感应,间接打击到物体上;球形雷则像火球一样,会飘进室内。建筑物要安装避雷针、避雷带和避雷网,主要预防直击雷和感应雷,所采用的材料一定要精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