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热轧状态
钢材在热轧或锻造后不再对其进行专门热处理,冷却后直接交货,称为热轧或热锻状态,热轧(锻)的终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因而热轧(锻)状态相当于正火处理。所不同的是因为热轧(锻)终止温度有高有低,不像正火加热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组织与性能的波动比正火大。
2、冷拉(轧)状态
与热轧(锻)状态相比,冷拉(轧)状态的钢材尺寸精
热轧钢管生产厂家
1、热轧状态
钢材在热轧或锻造后不再对其进行专门热处理,冷却后直接交货,称为热轧或热锻状态,热轧(锻)的终止温度一般为800~900℃,之后一般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因而热轧(锻)状态相当于正火处理。所不同的是因为热轧(锻)终止温度有高有低,不像正火加热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组织与性能的波动比正火大。
2、冷拉(轧)状态
与热轧(锻)状态相比,冷拉(轧)状态的钢材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表面粗糙度低,并有较高的力学性能,由于冷拉(轧)状态交货的钢材表面没有氧化皮覆盖,并且存在很大的内应力,极易遭受腐蚀或生锈,因而冷拉(轧)状态的钢材,其包装、储运均有较严格的要求,一般均需在库房内保管,并应注意库房内的温湿度控制。
3、正火状态
钢材出厂前经正火热处理,这种交货状态称正火状态。由于正火加热温度(亚共析钢为Ac3+30~50°C,过共析钢为Accm+30~50°C)比热轧终止温度控制严格,因而钢材的组织、性能均匀。与退火状态的钢材相比,由于正火冷却速度较快,钢的组织中珠光体数量增多,珠光体层片及钢的晶粒细化,因而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
在碳素钢中加入0.70%以上时就算“锰钢”,较一般钢量的钢不但有足够的韧性,且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提高钢的淬性,改善钢的热加工性能,如16Mn钢比A3屈服点高40%。含锰11-14%的钢有极高的性,用于挖土机铲斗,球磨机衬板等。锰量,减弱钢的抗腐蚀能力,降低焊接性能。
4、磷(P):在一般情况下,磷是钢中有害元素,增加钢的冷脆性,使焊接性能变坏,降低塑性,使冷弯性能变坏。因此通常要求钢中含磷量小于0.045%,钢要求更低些。
5、硫(S):硫在通常情况下也是有害元素。使钢产生热脆性,降低钢的延展性和韧性,在锻造和轧制时造成裂纹。硫对焊接性能也不利,降低耐腐蚀性。所以通常要求硫含量小于0.055%,钢要求小于0.040%。在钢中加入0.08-0.20%的硫,可以改善切削加工性,通常称易切削钢。
钢和生铁的定义和区分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理论上一般将碳含量小于2.11%的铁碳合金称为钢,经常冶炼的钢的碳含量均1.4%。碳含量大于2.11%的铁碳合金叫生铁,但碳含量超过5%的铁碳合金,因脆性太大而无使用价值。
钢和生铁在性能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别。钢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与力学性能,可进行拉、压、轧、冲、扩、拔等深加工,所以应用十分广泛。而生铁由于碳含量较高且质脆,应用受到了限制,一般只用作炼钢原料或浇注铸铁件。因此,生铁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炼钢用生铁和铸造生铁。
然而,钢不是简单的铁碳合金,为了获得不同的性能,满足各种钢材的特殊使用要求,往往向钢中添加一种或多种合金元素,并控制合金元素含量在一定的范围内,从而得到各种类型的钢。
钢坯、钢材有几种冷却方式?
根据钢的化学成分、组织状态,产品断面尺寸,冷却后可能产生的缺陷,以及轧机产量、冷却场地和冷却设备等条件,热轧后的钢材可采用不同的冷却方法冷却至室温。
1) 空冷 这是在空气中自然冷却的方法,它应用得很普遍。凡是在空气中冷却后,其金相组织不是马氏体或半马氏体的钢,热轧后多采用空冷,如低碳钢、普通低合金强度钢、大部分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以及奥氏体类不锈钢等,都用这种方法冷却。
2) 快冷 这是鼓风、喷雾、穿水的强制冷却方法,其工艺特点是使钢材在一定时间内剧冷到某一温度后在自然冷却。例如要求检验碳化物网状缺陷的钢种采用这种冷却方式。普碳钢盘条也采用轧后快冷,以提高线材综合力学性能。
3) 缓冷 其特点是热轧后的钢坯或钢材堆在一起使之缓慢冷却,以防止白点缺陷的产生。缓冷的具体方法根据生产条件而定,可以在的缓冷坑内进行,可以在的可以移动的缓冷箱中进行,也可以在地上堆放,上面盖上砂子、石棉渣等保温物进行缓冷。这种冷却方式适用于马氏体、半马氏体以及莱氏体类钢,如高速工具钢、马氏体不锈钢、部分高合金工具钢以及高合金结构等,它们对冷却时产生应力的敏感性很强。
4) 热处理 热轧后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退火、高温回火、正火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