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传统的6号溶剂浸出方法显然不适合小麦胚芽油的提取,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萃取过程的低温问题,保证了油和粕的活性。不过,粒度如过小、过细,不但会严重堵塞筛孔,造成萃取器口过滤网的堵塞。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烘干后的小麦胚芽靠刮板和绞龙进入萃取罐,抽真空后将溶剂丁烷打到罐内,浸泡30分钟,混合油进到蒸发系统去蒸发或打到别的萃取罐逆流萃取。
如此萃取3次,将胚芽中的油脂
微生物油亚临界萃取设备
因此传统的6号溶剂浸出方法显然不适合小麦胚芽油的提取,亚临界低温萃取技术很好的解决了萃取过程的低温问题,保证了油和粕的活性。不过,粒度如过小、过细,不但会严重堵塞筛孔,造成萃取器口过滤网的堵塞。具体操作步骤如下:烘干后的小麦胚芽靠刮板和绞龙进入萃取罐,抽真空后将溶剂丁烷打到罐内,浸泡30分钟,混合油进到蒸发系统去蒸发或打到别的萃取罐逆流萃取。
如此萃取3次,将胚芽中的油脂提取到0.6%以下。CO2的流量太大,会造成萃取器内CO2流速增加,CO2停留时间缩短,与被萃取物接触时间减少,不利于萃取率的提高。然后用压缩机抽取罐中的溶剂气体直到压力为0mpa时开启真空泵将罐抽成压力到-0.85mpa,排料包装。混合油在蒸发系统经过压缩机及真空泵减压,经过2-3级蒸发,实现溶剂和胚芽油的分离,得到胚芽毛油。全密闭生产、油量好、货架期长、不含塑化剂。
低温萃取小米糠油工艺
小米糠是我国的一种大宗农副产品,资源尤其丰富。米糠中含油比例高达15%~22%。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色素、贵重油脂、中药材、香料等成分的保质萃取,有上百家单位应用。研究表明,小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适当,符合卫生组织推荐的脂肪酸较佳摄人比例。另外,米糠油中富含亚油酸、维生素E、谷维素、角鲨烯等植物营养成分。小米糠油一种高营养价值、高附加值的特种植物油,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价值。
小米糠油提取方法有压榨法、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亚临界低温萃取法。压榨法出油率较低,杂质含量高,且在挤压过程中形成高温,破坏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及甾醇等活性物质;普通的提取法生产时采用高温脱溶,破坏了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使油的营养价值降低。
亚临界流体发展历程:亚临界萃取技术诞生于1989年,是经历了3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工艺方法,目前其主要的发展成果为:4号溶剂---亚临界;已应用到植物油、蛋白、色素、精油、药材等几十种原料;已有近百套生产型设备投产,80余套小试装置在大学及科研院所使用。用亚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脱除大豆、花生、核桃、杏仁、小麦胚芽、咖啡豆、南瓜籽等几十种物料的脱脂生产,同时萃取得到相应的植物油。
亚临界状态:溶剂在高于其沸点但临界温度的温度区间内,在一定压力下以液态存在,我们定义为溶剂的亚临界状态,这也是气体的液化状态。从萃取效果看,在低温状态下所得的植物粉活性成分得到了较大限度的保护,以植物蛋白为例,水溶性蛋白指标NSI在86%以上,小麦胚芽油的VE成分95%以上得以保持。低温亚临界溶剂特点:低温亚临界萃取的溶剂沸点都我们周围的环境温度,一般沸点在0℃以下,溶剂在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压缩液化为液态溶剂
在较低盈度下操作,特别适合于物质的分离;可调节压力、温度和引人夹带剂等调整超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并可通过逐渐密度交温度和压力把萃取组分引人到希望的产品中。基本原理超临界流体萃取是一种新型萃取分离技术。因药品动态提取,药品与溶剂间含溶质高梯度,增加了浸出推动力,增加了得膏率。它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处于温度高于临界温度、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热力学状态的流体作为萃取剂。从液体或固体中萃取出特定成分,以达到分离目的。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是:萃取剂在常压和室温下为气体,萃取后易与萃余相和萃取组分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