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料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开裂原因分析
1.灌浆料产品本身膨胀率不达标,不能补偿收缩开裂;(2)配制灌浆料时采用人工搅拌,加水量远远大于厂家所要求的用水量,引起开裂;
2.施工环境时环境温度如何,是否按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
3.混凝土基础面处理是否到位有无拉毛,浸水润湿处理
4.施工后严禁振捣,否则会引起灌浆料分层,离析、开裂,上层灌浆料强度
高强自密实混凝土厂商
灌浆料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开裂原因分析
1.灌浆料产品本身膨胀率不达标,不能补偿收缩开裂;(2)配制灌浆料时采用人工搅拌,加水量远远大于厂家所要求的用水量,引起开裂;
2.施工环境时环境温度如何,是否按相应的施工方法进行
3.混凝土基础面处理是否到位有无拉毛,浸水润湿处理
4.施工后严禁振捣,否则会引起灌浆料分层,离析、开裂,上层灌浆料强度低等。
5.灌浆料浇注后,覆盖,养护是否到位7.灌浆料施工过程中,周围有无大型设备运行,引起震动
(2)裂缝处理
1.如灌浆料裂缝为微小裂缝,不影响灌浆料整体承受荷载,则无需修补;
2.如裂缝宽度较宽,且为贯穿裂缝,需用环氧灌浆料进行压力灌浆修补;
3.如灌浆料承受荷载较轻或不承受荷载,裂缝不需要修补;
4.如工程对表面外观有要求,可用聚合物水泥砂浆修补;
5.如因施工时振捣,引起分层、开裂,需将原灌浆料全部敲掉,重新浇注;注:裂缝是否需要修补,由客户决定,只提供参考意见!
(3)灌浆料早期强度不够,24h不能拆模
1.灌浆料终凝时间太长,24h强度不达标;处理:调整灌浆料配比,是凝结时间满足标准要求,24h强度达到20MPa以上;已经浇注的工程,检测其3d强度,如3d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可做合格处理,如达不到设计要求,重新浇注;
2.用水量太大,引起严重分层,上层为水泥浆液,凝结时间延长;处理:重新浇注;
3.采用振捣施工,导致灌浆料分层,上层为水泥浆液,凝结时间延长;处理:重新浇注;
4.施工环境长期潮湿,封闭,水分无法蒸发,延长凝结时间;处理:适当延长拆模时间,浇筑时根据工程要求,适当降低水灰比;
5。冬期施工,没有遵循冬期施工方法进行,影响凝结时间。
预应力灌浆料的拌制
1)拌和后的预应力灌浆料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
2)本项目采用加热拌和用水的方法,制作大水箱使用煤火和多根大功率电热棒对施工用水进行加热,水温控制在40℃~60℃之间,高不超过80℃。根据冬季拌制预应力灌浆料热工计算和试验确定,拌和站加热用水采用钢制容积为6 m3的水箱,其储水量就能够确保箱梁施工用水以及拌和后灌浆料温度要求。
3)投料前,先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对混有冰雪、冻结块的集料在拌和前清除干净。投料顺序为:集料→热水→水泥→外加剂,搅拌时间比常温延长50%,使混合料充分搅拌均匀。
4)专人观测拌和用水加热温度、灌浆料出料及入模温度,并观测运输、施工等温度损耗。出料时温度不宜20℃,入模温度为10℃左右,小不得5℃。若预应力灌浆料入模温度达不到要求,拌和站应即时调整水温,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预应力灌浆料运输和浇筑
1)进行精心的组织和合理的安排,使灌浆料运输时间尽可能缩短,灌浆料罐车包裹保温材料,减少灌浆料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浇筑灌浆料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气温高时进行。
2)灌浆料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用大篷布把整个预制梁模板覆盖起来,适当的通入一些热蒸汽,使模板和钢筋温度在5℃以上。浇筑从箱梁的一端向另一端推进,分层进行,尽可能缩短灌浆料浇筑时间。
3)比常温环境下施工至少多留置两组同条件养护试块,用于确定拆模时间和测定预应力灌浆料受冻前的强度。
预应力灌浆料的张拉和压浆
1)当预应力灌浆料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张拉强度后就可进行预应力张拉和压浆。预应力张拉设备及仪表应设置在暖棚内,保证油压表工作环境温度不10℃,油压仪表采用抗冻油。
2)压浆前用蒸汽对孔道进行预热,使孔道内温度在5℃以上,拌浆用水为40℃~60℃的热水,以提高灌浆料的入孔温度,压浆完成后用土工布和塑料布包裹进行孔道保温。
冬季施工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