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铁山村的灰塑艺人邵波少年时便随村中老艺人学艺,后来成为技术高超的灰塑名家。其子邵成村15岁随父学艺,得父亲言传身教,今已二十多年,现活跃在珠三角建筑工艺界。广州陈氏书院(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南海神庙、三元里古庙等数十座建筑重修时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4、墀头墀头是山墙左右两端屋檐与墙身之间的过渡部位,其底部通常向外挑出,因此形象比较突出,也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灰塑工程
花山铁山村的灰塑艺人邵波少年时便随村中老艺人学艺,后来成为技术高超的灰塑名家。其子邵成村15岁随父学艺,得父亲言传身教,今已二十多年,现活跃在珠三角建筑工艺界。广州陈氏书院(陈家祠)、六榕寺、光孝寺、南海神庙、三元里古庙等数十座建筑重修时都留下他的灰塑作品。4、墀头墀头是山墙左右两端屋檐与墙身之间的过渡部位,其底部通常向外挑出,因此形象比较突出,也是装饰的重点部位之一。
灰塑是广东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它以石灰为主要材料,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而成。
2、制作纸筋灰:
①把玉扣纸(一种类似于冥bi质地的纸)浸透,搅烂,成为纸筋。
②用清水浸泡生石灰,再用细筛过滤,除去沙石杂质,使其成为石灰油。按100公斤石灰加入2公斤红糖、2公斤糯米粉的比例配料,搅拌,使之细腻柔滑。
③将石灰油与纸筋混合,然后密封20天左右。需要使用时取出糅合。糅合时间越长,混合物的黏性就越好。
2、在相应的建筑位置打入钢钉,用铜线在固定位置扎制造型骨架。扎制时要考虑骨架承受能力,以及结构问题,旨在保证成品的牢固性与结构的严谨性。
3、骨架定好后可以用草根灰进行di一次批底。往骨架上包灰,每次不能超过3厘米厚,而且每次包灰要间隔1天。同时每次包灰前都应将次的草根灰压紧实。依此类推,层层包裹,直至灰塑的雏形成型。
南安寺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桃源镇南安寺
从高陂驱车沿傍溪的水泥公路前行18公里,一座新建的屹立在公路上的雄伟的“桃源”牌楼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桃源水口。牌楼前方豁然开朗的盆地,构成桃源“仙境”。
(作者: 来源:)